小被单草
《*辞典》:小被单草
拼音注音
Xiǎo Bèi Dān Cǎo
别名
太极草、狗夺子(《滇南本草》),水筋骨、高果果鸟、称筋散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小九股牛、大被单草、大鹅肠菜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全草。夏、秋采集,洗净,鲜用或晒干用。
原形态
狗筋蔓(《救荒本草》)
多年生草本,全株有毛。茎多分枝,上升或伏卧,长1~2米。叶对生,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全缘;具短柄。花两性,2~3朵聚生或单生于分枝的叉上,微下垂;萼阔钟形,5齿裂,10脉;花瓣5,白色,先端凹下,翅的基部有鳞片2;雄蕊10;花盘延伸成短柄;子房。上位1室,基部有隔膜3;胚珠多数:花柱3。果实浆果状,球形,成热后黑色,最后不规则的开裂。种子肾形,有光泽。花期夏、秋。
本植物的根(白牛膝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生于森林灌丛间、湿地或河边等处。分布我国西南,台湾及东北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甘淡,温。"
功能主治
《云南中草药》:"接骨生肌,祛瘀止痛。治骨折,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浸酒,2~5钱。外用:鲜草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花五味子藤
- 小飞蓬
- 西藏马先蒿
- 小丁香
- 鮧鱼涎
- 扶桑叶
- 白蘑
- 八月瓜
- 蛾眉石凤丹
- 铁轴草
- 戴胜
- 苏合香
- 小柿子
- 水前草
- 熊胆
- 天泡子
- 皱叶变豆菜
- 野桂皮
- 血苋
- 茉莉叶
- 西藏桃叶珊瑚叶
- 盒子草
- 红丝线
- 水栀
- 山牛毛毡
- 瓜馥木
- 血桐
- 乌饭树
- 骨螺
- 坠桃草
- 饺剪藤
- 黄多孔菌
- 菰
- 鸭儿芹果
- 阳雀花
- 独脚金
- 柏枝节
- 胡桃叶
- 鹅掌楸根
- 莱菔子
- 西瓜霜
- 藏羚角
- 金线包
- 掉毛草
- 紫阳花
- 乔木紫珠
- 赤麻鸭
- 刺玫果
- 甘蓝
- 熊肉
- 簕竹
- 短穗兔耳草
- 龙骨莲
- 昆布
- 苦刺
- 剑皮树菌
- 相思藤
- 榕树皮
- 一品红
- 桂花
- 地黄连
- 东廧子
- 藤三七
- 薄雪草
- 青竹标根
- 蒲圻贝母
- 川鄂山茱萸
- 瓦草
- 冬瓜瓤
- 厚叶旋蒴苣苔
- 黄秦艽
- 凤仙
- 大金银花
- 鹿筋
- 水松枝叶
- 土瓜狼毒
- 雉子筵
- 珍珠伞
- 峨眉石凤丹
- 杉叶
- 鹦鹉
- 大狼毒
- 白残花
- 高原鸢尾子
- 水火麻
- 茄根
- 生瓜
- 山禾串
- 刺蓬花
- 香槐
- 红茄苳
- 三分三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车前子
- 红马蹄草
- 小柳拐
- 柠条子
- 浮尸草
- 石吊兰
- 鸭儿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