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椒
《中华本草》:独椒
拼音注音
Dú Jiāo
英文名
single Mountainash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西康花楸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rbus prattii Koehne[S.unguiculata Koehne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挖根,除尽泥土,剥取根皮,晒干。
原形态
西康花楸 灌木,高2-4m。小枝细弱,圆柱形,暗灰色,具少数不明显的皮孔;冬芽卵形,先端急尖,具数枚暗红褐色鳞片,外被稀疏棕褐色短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连叶柄长8-15cm;叶柄长1-2cm;小叶片9-13(-17)对,长圆形,长l.5-2.5m,宽5-8mm,先端圆钝或急尖,基部偏斜圆形,边缘仅上半部或2/3以上部分有尖锐细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密被乳头状突起,沿中脉有稀疏柔毛;叶轴有窄翅,上面具沟。复伞房花序多着生在侧生短枝上,排列疏松;萼筒钟状,无毛,萼片三角形,内面微具柔毛;花瓣白色,宽卵形,长约5mm;雄蕊20,花柱5或4。果实球形,直径7-8mm,白色,先端有宿存闭合萼片。花期5-6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100-3700m的高山杂木林内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。
性味
辛;温;无毒
归经
胃;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,散寒,除湿。主牙龈肿痛,肾虚阴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20g;或浸酒。
复方
①治牙龈肿痛:独椒、土细辛、骨碎补、白芷、土知毋、蛇参、地骨皮。水煎服。②治肾虚缩阴:独椒、硫黄、吴萸、官桂、小茴香、菟丝子。水煎加酒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独椒
拼音注音
Dú Jiāo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。
原形态
落叶小灌木,高2~5米。小枝灰色或褐棕色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,长5~13厘米;小叶25~33片,叶轴有狭翅;小叶长椭圆形,长1~1.8厘米,宽4~7毫米,先端钝,短尖,边缘有小尖刺4~13枚,基部倾斜,上面浓绿色,下面灰绿色。伞房花序,顶生;萼筒钟状,先端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平滑或有毛;花瓣有爪,白色,长5~5.5毫米,光滑;雄蕊15~20;心皮5个,少有4个,花柱基部合生,子房下位,光滑。梨果,小圆球形,径5~9毫米,白色或淡紫色。花期5~6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中山区林边。分布四川等地。
性味
辛,温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散风寒,除湿邪。治牙龈肿痛及肾虚阴缩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4~6钱;或浸酒。
复方
①治牙龈肿痛:独椒、土细辛、骨碎补、白芷、土知母、蛇参、地骨皮。水煎服。
②治肾虚缩阴:独椒、硫黄、吴萸、官桂、小茴香、菟丝子。水煎加酒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杜鹃花根
- 多蒴曲尾藓
- 红葵
- 青鳞鱼
- 单叶铁线莲
- 矮脚苦蒿
- 野山楂
- 钟花草
- 雀瓮
- 叉分蓼
- 落葵子
- 粤瓦韦
- 楸木果
- 羊肾
- 马交儿
- 菥蓂子
- 青竹蛇
- 大蕉皮
- 三叶茶
- 娃娃拳
- 苦楝子
- 小喇叭
- 海蜇皮
- 芦荟花
- 瑞香
- 鸡蛋果
- 鸭舌头
- 磨盘草
- 密花树
- 鸡骨柴
- 水仙
- 华鹅耳枥
- 旱柳叶
- 假苦瓜
- 香叶子
- 蝶兰
- 狗骨节
- 紫花芥
- 钓杆柴
- 白果叶
- 鸡肉参
- 热痱草
- 鸡爪芋
- 蠵龟血
- 白背叶
- 肉爬皂
- 橡实
- 三枝叶
- 鼻血雷
- 乌豆根
- 假百合
- 落叶梅
- 牛耳草
- 刺石榴
- 败酱
- 贝母兰
- 地八角
- 鳞衣草
- 牛背鹭
- 党参
- 炉甘石
- 玉簪根
- 牛黄
- 熏衣草
- 欧绵马
- 杉木根
- 油炸木
- 天雄
- 云豹骨
- 鸭嘴花
- 香构
- 细叶大戟
- 接骨树
- 野甘草
- 云牛膝
- 牛尾菜
- 玄参
- 雪里开
- 金丝猴
- 牛巴嘴
- 鼠李根
- 凌霄
- 飞来鹤
- 钉耙七
- 大麦秸
- 鸡蛋花
- 锡叶藤
- 牛肠
- 对叶豆
- 大金刀
- 矮卫矛
- 紫茉莉叶
- 巴豆油
- 粳谷奴
- 鼠尾粟
- 鸬鹚涎
- 土蜂子
- 护心草
- 异木患
- 割舌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