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椒
《中华本草》:独椒
拼音注音
Dú Jiāo
英文名
single Mountainash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西康花楸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rbus prattii Koehne[S.unguiculata Koehne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挖根,除尽泥土,剥取根皮,晒干。
原形态
西康花楸 灌木,高2-4m。小枝细弱,圆柱形,暗灰色,具少数不明显的皮孔;冬芽卵形,先端急尖,具数枚暗红褐色鳞片,外被稀疏棕褐色短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连叶柄长8-15cm;叶柄长1-2cm;小叶片9-13(-17)对,长圆形,长l.5-2.5m,宽5-8mm,先端圆钝或急尖,基部偏斜圆形,边缘仅上半部或2/3以上部分有尖锐细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密被乳头状突起,沿中脉有稀疏柔毛;叶轴有窄翅,上面具沟。复伞房花序多着生在侧生短枝上,排列疏松;萼筒钟状,无毛,萼片三角形,内面微具柔毛;花瓣白色,宽卵形,长约5mm;雄蕊20,花柱5或4。果实球形,直径7-8mm,白色,先端有宿存闭合萼片。花期5-6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100-3700m的高山杂木林内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。
性味
辛;温;无毒
归经
胃;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,散寒,除湿。主牙龈肿痛,肾虚阴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20g;或浸酒。
复方
①治牙龈肿痛:独椒、土细辛、骨碎补、白芷、土知毋、蛇参、地骨皮。水煎服。②治肾虚缩阴:独椒、硫黄、吴萸、官桂、小茴香、菟丝子。水煎加酒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独椒
拼音注音
Dú Jiāo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。
原形态
落叶小灌木,高2~5米。小枝灰色或褐棕色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,长5~13厘米;小叶25~33片,叶轴有狭翅;小叶长椭圆形,长1~1.8厘米,宽4~7毫米,先端钝,短尖,边缘有小尖刺4~13枚,基部倾斜,上面浓绿色,下面灰绿色。伞房花序,顶生;萼筒钟状,先端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平滑或有毛;花瓣有爪,白色,长5~5.5毫米,光滑;雄蕊15~20;心皮5个,少有4个,花柱基部合生,子房下位,光滑。梨果,小圆球形,径5~9毫米,白色或淡紫色。花期5~6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中山区林边。分布四川等地。
性味
辛,温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散风寒,除湿邪。治牙龈肿痛及肾虚阴缩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4~6钱;或浸酒。
复方
①治牙龈肿痛:独椒、土细辛、骨碎补、白芷、土知母、蛇参、地骨皮。水煎服。
②治肾虚缩阴:独椒、硫黄、吴萸、官桂、小茴香、菟丝子。水煎加酒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二色补血草
- 峨眉观音座莲
- 杜鹃花根
- 凫肉
- 独叶岩珠
- 杜仲藤叶
- 滇海水仙花
- 滇西风毛菊
- 峨山雪莲花
- 滇榧子
- 点乳冷水花
- 二歧根莲花根
- 滇池海棠
- 滇竹根七
- 独叶一枝花
- 独脚乌桕
- 乌榄核
- 蛾药
- 乌榄树皮
- 杜鹃花
- 滇羌活
- 乌梢蛇
- 金精石
- 丰花草
- 乌榄仁
- 峨山草乌
- 滇南马钱
- 滇藏方枝柏
- 煅石膏
- 乌桕叶
- 佛手花
- 滇獐牙菜
- 凤眼果根
- 杜衡
- 鹅掌楸
- 万年青花
- 吴茱萸根
- 椴树
- 淡竹根
- 分枝火绒草
- 扶桑花
- 大毛桐子根
- 五龙根
- 乌头叶蛇葡萄
- 五指毛桃果
- 阿胶
- 淡花当药
- 滇南美登木
- 伏毛苎麻
- 万寿菊叶
- 乌桕子
- 杜鹃花果实
- 佛手
- 佛手柑
- 凤眼兰
- 凤尾兰
- 佛肚花
- 二仙桃
- 鹅掌金星草
- 佛手露
- 凤凰毛
- 滇地黄连
- 滇肉棒
- 对叶散花
- 大荃麻
- 大泡通叶
- 马桑叶
- 水藿香
- 杜鹃
- 耳水苋
- 饿蚂蝗
- 鹅内金
- 佛手柑根
- 滇白药子
- 乌桕根皮
- 凤尾茶
- 五倍子
- 滇丹参
- 凤冠草
- 乌口树
- 乌榄叶
- 滇常山花
- 二叶舞鹤草
- 二色内风消
- 乌棒子
- 伏牛花
- 独一味
- 万寿菊花
- 鄂西粗筒苣苔
- 滇山茶
- 独脚金
- 乌梅
- 杜梨
- 滇列当
- 分筋草
- 灯笼花
- 点头菊
- 鹅胆
- 鹗骨
- 滇五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