蝈蝈
《中华本草》:蝈蝈
拼音注音
Guō Guō
别名
聒子、聒聒、山蝈蝈
英文名
katydisd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螽斯科动物螽斯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mpsaocleis gratiosa Brunner Wattenwy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捕捉,捕后沸水烫死,晒干或烘干。
原形态
螽斯,全体绿色。触角鞭状,长于体躯。复眼卵圆形。前翅近膜质,较弱,前缘向下倾斜,静止时左翅覆于右翅之上方。雄虫在左前翅的轭区有圆形的发音器,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。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外侧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于荒地草丛及豆地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江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本品全体呈长圆形,灰绿色或黄褐色。头略呈圆形,复眼1对,卵圆形,触角1对,长鞭状,多脱落;前胸背板略呈细长圆柱形,中后胸被翅;胸足3对,多脱落,后足较大。气腥。
性味
味辛;微甘;性平
功能主治
利水消肿;通络止痛。主水肿尿少;腰膝肿痛;湿脚气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2-3只。外用:适量,研末吹耳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解毒、止痛、利水消肿等功能。主治中耳炎、水肿、腰腿痛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蝈蝈
拼音注音
Guō Guō
别名
螽斯、聒聒儿、郊游子
来源
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 Gampsocleis buergeri;G. inflata Ur.; G. gratiosa infuscata Ur.;G. sinensis Walker,以雄虫全体入药。捕捉后用白酒喷死,即时晒干或烘干备用。
生境分布
南北各地。
功能主治
解毒,行水,止痛。主治中耳炎,水肿及腰腿疼痛。
用法用量
2~3个,瓦上焙焦,研面,吹耳内或黄酒冲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齿叶橐吾
- 龙州线蕨
- 过路惊
- 了哥王
- 雕爪
- 笑靥花
- 青蛇藤
- 金莲花
- 人血七
- 白矾
- 蒲草根
- 藕蔤
- 大一箭球
- 古山龙
- 蛇含
- 长柄秋海棠
- 腊梅
- 桃耳七
- 椰子浆
- 萹蓄
- 润肺草
- 人参花
- 酱
- 竹叶兰
- 披针叶毛茛
- 崖姜
- 紫云菜
- 水毛花
- 野油麻
- 鹿胎
- 七里香
- 铁树叶
- 陈芥菜卤汁
- 紫背金盘草
- 秋海棠果
- 五爪金龙
- 入地金牛
- 海茜
- 异型莎草
- 墨汁鬼伞
- 梅叶
- 秃房茶子
- 蛇见怕
- 理石
- 白背小报春
- 乌头附子尖
- 栗毛球
- 紫楠
- 水细辛
- 软骨藻
- 茶条槭
- 羊蹄甲
- 水飞蓟
- 光板猫叶草
- 瓶耳小草
- 擘蓝
- 短穗草胡椒
- 蒿雀
- 假刺藤
- 红葱
- 鸡腿蘑
- 蝴蝶花
- 阳桃
- 水冬瓜
- 龙眼壳
- 川楝子
- 复羽叶栾树
- 斯里兰卡肉桂
- 紫油木叶
- 大青木
- 龙利叶
- 鸡肝
- 紫荆丫
- 石梓
- 五指毛桃根
- 芒萁骨根
- 南天竹
- 大伸筋草
- 小筋骨藤
- 榧根皮
- 驴脂
- 乳香
- 虫牙药
- 冬青子
- 大山黧豆
- 黄锁梅叶
- 宽叶鼠曲草
- 黄山鳞毛蕨根
- 金钮扣
- 丁癸草根
- 土附子
- 紫云英子
- 白升麻
- 铁精
- 铁树花
- 小花鸢尾
- 大四块瓦
- 皱杓兰
- 铜绿
- 树茭瓜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