蝈蝈
《中华本草》:蝈蝈
拼音注音
Guō Guō
别名
聒子、聒聒、山蝈蝈
英文名
katydisd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螽斯科动物螽斯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mpsaocleis gratiosa Brunner Wattenwy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捕捉,捕后沸水烫死,晒干或烘干。
原形态
螽斯,全体绿色。触角鞭状,长于体躯。复眼卵圆形。前翅近膜质,较弱,前缘向下倾斜,静止时左翅覆于右翅之上方。雄虫在左前翅的轭区有圆形的发音器,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。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外侧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于荒地草丛及豆地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江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本品全体呈长圆形,灰绿色或黄褐色。头略呈圆形,复眼1对,卵圆形,触角1对,长鞭状,多脱落;前胸背板略呈细长圆柱形,中后胸被翅;胸足3对,多脱落,后足较大。气腥。
性味
味辛;微甘;性平
功能主治
利水消肿;通络止痛。主水肿尿少;腰膝肿痛;湿脚气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2-3只。外用:适量,研末吹耳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解毒、止痛、利水消肿等功能。主治中耳炎、水肿、腰腿痛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蝈蝈
拼音注音
Guō Guō
别名
螽斯、聒聒儿、郊游子
来源
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 Gampsocleis buergeri;G. inflata Ur.; G. gratiosa infuscata Ur.;G. sinensis Walker,以雄虫全体入药。捕捉后用白酒喷死,即时晒干或烘干备用。
生境分布
南北各地。
功能主治
解毒,行水,止痛。主治中耳炎,水肿及腰腿疼痛。
用法用量
2~3个,瓦上焙焦,研面,吹耳内或黄酒冲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黑参
- 金雀儿
- 荠菜
- 冬青皮
- 鸡子
- 假通草树皮
- 大叶沿阶草
- 海仙人掌
- 狨
- 过墙风
- 类梧桐
- 蝙蝠
- 狗筋蔓
- 牛奶树
- 金丝莲
- 石蜐
- 冰凉花
- 老虎耳根
- 檵花
- 宽唇神香草
- 狗爪樟皮
- 细葛缕子
- 箭杆杨
- 地柏叶
- 鸬鹚翅羽
- 绣球防风根
- 石串莲
- 秃房茶子
- 虱婆草
- 羊肾
- 鮠鱼
- 白八角莲
- 百草霜
- 水兰叶
- 蜀葵叶薯蓣
- 鳍蓟
- 极丽马先蒿
- 孔公孽
- 芦竹笋
- 南方露珠草
- 亚乎奴
- 秋唐松草
- 伽喃香
- 小扁草
- 牡荆油
- 石山花椒
- 多花八角莲
- 万年青根
- 海藻
- 罗望子叶黄檀
- 满江红根
- 皱叶狗尾草
- 排骨灵
- 翅柄铁线蕨
- 牛心茄子
- 槲叶
- 球果藤
- 蛇退
- 杉叶
- 狭叶海金沙
- 斑地锦
- 过塘蛇
- 赭石
- 倒卵叶五加
- 银杏叶
- 蕹菜
- 红楠皮
- 苦生叶
- 香苏草
- 剑花
- 滴滴花
- 苦竹沥
- 凤眼果根
- 盘羊肺
- 岩泽兰
- 马桑树皮
- 马齿苋子
- 小礼花种子
- 黑牵牛
- 鹰眼睛
- 长毛柃叶
- 大风药
- 大苞芹
- 玉簪
- 蝴蝶花
- 白猪鼻孔
- 石楠
- 阔叶箬竹
- 狗肝菜
- 钉头果
- 牛齿
- 槐胶
- 一年蓬
- 大乌泡
- 姜皮
- 野海椒
- 白果树皮
- 香附
- 石花菜
- 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