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塘蛇
《中华本草》:过塘蛇
拼音注音
Guò Tánɡ Shé
别名
水盖菜、崩草、草里银钗、白玉钗草、玉钗草、水瓮菜、过江龙、水芥菜、水菜岳、狗肠草、过江藤、枇杷菜、鱼鳔草、水浮藤、过沟龙、过塘标蚕茧草、水盎菜、假瓮菜
英文名
Herb of Creeping Waterprimrose
出处
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柳叶菜科植物水龙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udewigia adscendens(L.)Hara[Jussiaea adscendens L.;J.repens 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水龙,浮水或匍匐状草本,无毛,其浮水茎的每一节上常有圆柱状的白色囊状浮器,具多数丝状根。叶互生,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,长1.5-5cm,宽0.5-2.5cm,先端圆或钝,基部渐狭;叶柄长0.3-1cm。花单生于叶腋,具长柄;萼裂片5,披针形,长约7mm,外面被疏长柔毛;花瓣5,白色,基部淡黄,倒卵形,长约12mm;雄蕊10,子房下位,5室,柱头头状,5浅裂。蒴果线状圆柱形,长2-3cm,径约3mm,无毛或有毛;果柄长2.5-3.5cm。种子多数,矩形,平滑。花期5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1500m的水田或浅水池塘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在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1.干燥全草,茎甚长,粗3-5mm,红棕色,有纵直条纹,质较柔韧。[br]2.节下着生多数毛发状须根,黑色,白色囊状浮器已扁瘪不明显,或脱落。[br]3.叶皱缩,倒卵形至长圆状卵形。[br]4.花果多脱落而少见。
化学成分
含黄酮甙、酚类、氨基酸、糖类。
性味
味苦;微甘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;利尿;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燥热咳嗽;高热烦渴;淋痛;水肿;咽痛;喉肿;口疮;风火牙痛;疮痈疔肿;烫火伤;跌打伤肿;毒蛇;狂犬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烧灰调敷;或煎汤洗。
各家论述
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理酒病,敷背痈,治蛇伤,颠狗咬伤,利小便,捣汁饮。2.《天宝本草》:利湿热,行水道,治筋骨疼痛。3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利尿解热。理酒疸,治蛇伤。4.《陆川本草》:清热解毒,利水消肿。治天泡疮,血瘙。5.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各种疮毒及淋病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过塘蛇
拼音注音
Guò Tánɡ Shé
别名
水盖菜、崩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水瓮菜(《本草求原》),水龙(《柳冈杂记》),过江龙(《天宝本草》),水芥菜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水菜岳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狗肠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过江藤(《四川中药志》),枇杷菜、鱼鳔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假蕹菜(《广西中草药》),水浮藤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为柳叶菜科植物水龙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浮水或匍匐状草本,无毛,其浮水茎的每一节上常有圆柱状的白色囊状浮器,具多数丝状根。叶互生,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,长1.5~5厘米,宽0.5~2.5厘米,先端圆或钝,基部渐狭;叶柄长0.3~1厘米。花单生于叶腋,具长柄;萼裂片5,披针形,长约7毫米,外面被疏长柔毛;花瓣5,白色,基部淡黄,倒卵形,长约12毫米;雄蕊10;子房下位,5室,柱头头状,5浅裂。蒴果线状圆柱形,长2~3厘米,径约3毫米,无毛或有毛;果柄长2.5~3.5厘米。种子多数,矩形,平滑。花期夏、秋。
生境分布
生于水田、水池中或沟渠中。分布我国西南部、南部至东部。产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福建等地。
形状
干燥全草,茎甚长,粗3~5毫米,红棕色,有纵直条纹,质较柔韧。节下着生多数毛发状须根,黑色,白色囊状浮器已扁瘪不明显,或脱落。叶皱缩,倒卵形至长圆状卵形。花果多脱落而少见。
化学成分
含黄酮甙、酚类、氨基酸、糖类。
性味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淡,性寒。"
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,寒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利尿,消肿,解毒。治燥热咳嗽,酒疸,淋病,麻疹,丹毒,痈肿疔疮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理酒病,敷背痈,治蛇伤,颠狗咬伤,利小便,捣汁饮。"
②《天宝本草》:"利湿热,行水道,治筋骨疼痛。"
③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利尿解热。理酒疸,治蛇伤。"
④《陆川本草》:"清热解毒,利水消肿。治天泡疮,血瘙。"
⑤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各种疮毒及淋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3~1两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或煅灰调敷。
复方
①治酒疸:鲜过塘蛇一握。捣烂绞自然汁,和冬蜜等量调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②治淋浊:鲜过塘蛇一两,冰糖半两。酌加水煎,饭前服,日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③治水肿:过塘蛇、水茴香、水皂角、甘草、茯苓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④治蛇伤、疯狗咬伤:鲜过塘蛇一至二握。洗净捣烂,绞自然汁内服,渣敷伤处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⑤治感冒发热,燥热咳嗽:过塘蛇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⑥治痈疮,跌打:鲜过塘蛇捣烂敷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⑦治小儿脓疱疮:过塘蛇煎水洗,另用鲜草捣烂敷。
⑧治乳痈:过塘蛇捣烂敷。
⑨治风火牙痛:过塘蛇二两,水煎服。(⑦方以下出《广西中草药》)
⑩治实热口渴便秘:鲜过塘蛇捣汁二至四两,调冬蜜炖温服。
⑾治麻疹透后高热不退:鲜过塘蛇一至二两,捣汁,水炖服。
⑿治带状疱疹:鲜过塘蛇捣汁,调糯米粉,涂患处。(⑩方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蓼
- 败酱
- 石羊菜
- 羚羊角
- 罗汉果根
- 腊梅
- 牛奶浆根
- 戟叶石韦
- 玉兰花
- 石楠
- 沙地柏
- 西瓜根叶
- 黑葡萄液汁
- 红瑞木
- 狗尾草子
- 青箭杆草
- 双花堇菜
- 蓝茶
- 白花映山红
- 鳞始蕨
- 木香花
- 水芹
- 芡实
- 谷皮树
- 岗梅根
- 小叶柳
- 金樱子
- 牛筋果
- 缩砂蜜
- 簝叶竹根
- 玉簪
- 肺心草
- 沙枣胶
- 血叶兰
- 荃皮
- 鸡脑
- 野核桃油
- 萆薢
- 小麦
- 拐枣七
- 半边旗
- 红花鹅掌柴
- 轮叶铃子香
- 华南舌蕨
- 东紫堇
- 花脸细辛
- 朱砂草
- 紫萁贯众
- 百草霜
- 红吹风
- 台蘑
- 全缘凤尾蕨
- 合树菌
- 黑蒿
- 土良姜
- 甲香
- 红景天
- 山白果
- 羊肺
- 蠵龟血
- 针刺铁仔
- 刺菠
- 四叶七
- 多花筋骨草
- 老牛揣
- 大驳骨丹
- 水流豆
- 宽卵叶山蚂蝗
- 莎草
- 奇林翠雀
- 树三角枫
- 杜鹃兰
- 绵枣儿
- 天韭
- 多头风轮菜
- 土八角
- 西伯利亚蓼
- 血散薯
- 显脉香茶菜
- 綟木
- 落地生根
- 泡桐树皮
- 青海鸢尾子
- 浙皖粗筒苣苔
- 鸡骨柴
- 三棱
- 湖北麦冬
- 鳖卵
- 雅红隆
- 水棘针
- 西南金刚藤
- 水茴香
- 虎尾轮根
- 黄总花草
- 卵叶水芹
- 蘘荷花
- 石灰华
- 大黄
- 莲须
- 龙船花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