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山扁枝石松
《中华本草》:高山扁枝石松
拼音注音
Gāo Shān Biǎn Zhī Shí Sōnɡ
别名
高山石松
英文名
spores of Alpine clubmos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松科植物高山扁枝石松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phasiastrum alpinum (L. ) Holub.[Lycopodium alpinum 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0-20cm。根茎匍匐,近黄色。地上枝扁平,斜生。多回二叉状分枝。叶呈4列,贴于枝上,交互对生,稍肉质,先端锐尖,基部稍狭,全缘,两侧叶卵状披针形,向腹面卷曲,背叶稍宽,腹叶较窄。孢子囊穗生于分枝顶端,圆柱状,无柄;孢子叶广卵形,先端长渐尖,边缘有微锯齿。孢子囊生于孢子叶叶腋内,肾形;孢子四面体球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2200m处的高山草原、苔原地带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石松碱(lycopodine),棒石松宁碱(clavolonine),石松文碱(lycoclavine),去 N-甲基-a 玉柏碱(des-N-methyl-α-obscurine)等生物碱。
性味
淡;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活血;止痛。主关节痹痛;跌打损伤;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淡,性平。有活血、镇痛、强壮的功能。用于关节疼痛、跌打损伤;孢子用于小儿汗疹及皮肤湿烂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香薷
- 鸡爪七
- 高山唐松草
- 自消容根
- 重楼
- 蜂胶
- 鸡嗉子
- 升登
- 自来血
- 雉
- 高山龙胆
- 自扣草
- 蒸饼
- 鸡冠菜
- 鸡子黄
- 高寒露珠草
- 高山柏
- 鸡肚肠草
- 龟胆汁
- 茯神
- 飞来蓝
- 飞蛾藤
- 蚱蜢
- 雉尾
- 鹧鸪菜
- 粉条儿菜
- 蜂窝草
- 风藤草根
- 自然铜
- 长毛柃叶
- 鸡爪芹
- 高粱泡叶
- 茯苓皮
- 鸡子壳
- 钩石斛
- 鸡血
- 粉绿益母草
- 龟甲
- 防风
- 紫鸭跖草
- 肥皂荚
- 蝮蛇皮
- 贵州卷柏
- 鬼针草
- 鸡头
- 过山风
- 高脚落山箕根
- 谷皮藤
- 鸡肾草
- 蝮蛇胆
- 赶黄草
- 过山消
- 蜂蜜
- 辐射石豆兰
- 鲛鱼翅
- 錾菜
- 粉叶地锦
- 鲱鱼籽
- 自消容
- 茱卷皮
- 茯苓
- 贵州落地金钱
- 鬼羽箭
- 翻白柴
- 龟血
- 高山羊不吃
- 高粱
- 钩藤
- 钓兰
- 鲂鱼
- 高山瓦韦
- 贵州獐牙菜
- 粪鬼伞
- 麂肉
- 酢浆草
- 紫革耳
- 鸡枞
- 风箱树根
- 赶风柴
- 钩吻
- 高山紫菀
- 隔山消
- 伞花绢毛菊
- 木瓜
- 锦地罗
- 乌桕叶
- 牛蹄甲
- 大发表
- 乌桕子
- 漆子
- 糜穰
- 万寿菊叶
- 七里明
- 藤商陆
- 乌鸦翅羽
- 鳗鲡鱼血
- 飘拂草
- 落新妇
- 光叶闭鞘姜
- 蚍子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