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香根
《中华本草》:瑞香根
拼音注音
Ruì Xiānɡ Gēn
别名
雪花皮、土狗皮、软筋木、山棉皮。
英文名
Root of Winter Daphne,Root of Frangrant Daphne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瑞香科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.的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phne odora Thunb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瑞香 常绿灌木,高约2m。枝细长,淡褐色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;椭圆状长圆形,长5-8cm,宽1.5-2cm,全缘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近楔形,上面深绿,下面淡绿,均平滑无毛。花富有香气,白色或淡红色,无毛,长约1.2cm,成头状花序,生于枝端;苞片6-10,披针形,宿存;萼筒外部具柔毛,4裂,长约8mm;无花冠;雄蕊8;雌蕊1,子房光滑。果实为浆果状,圆球形,红色。花期3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原产我国,现多栽培于庭园。
形状
性状鉴别 主根分成2个支根。长约40cm,直径1-5mm,表面褐色有纵皱纹,表皮多破碎脱落,内里显黄白色;质地较为坚韧,不易折断。味甘、咸、无毒。
化学成分
瑞香根含瑞香黄烷素(daphnodorin)A、B、C、D,瑞香醇酮(daphneolone),瑞香素(daphnetin)、西瑞香素(daphnoretin),伞形花内酯(umbelliferone),瑞香新素(daph-neticin),瑞香辛(odoracin),瑞香春(odoratrin),格尼迪木春(gniditrin)及12-O-苯甲酸-14-O-(2E,4E)-癸二烯酰-5β,12β-二羟基瑞香树脂酮醇-6a,7a-环氧化物[12-O-benzoyl-14-O-(2E,4E)-decadienoyl-5β,12β-dihydroxy-resiniferonol-6a,7a-oxide]等4种瑞香烷型(daphnanetype)二萜酯。瑞香茎皮含瑞香黄烷素A、B、C、D。
性味
味辛;甘;性平
归经
脾;肝;胃经
功能主治
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胃脘痛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;或研末。
复方
①治胃脘痛: 瑞香根五两,端香花一两。研末,每日一次,每次一钱,开水送服。 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②治毒蛇咬伤: 瑞香根,用烧酒磨成浓汁,涂伤口周围及肿胀部分,干又涂。 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③治跌打损伤: 瑞香根皮或树皮,水煎服。 (《湖南药物志》)
各家论述
《医学集成》:急喉风, 用白花者研水灌之。跌打损伤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瑞香根
拼音注音
Ruì Xiānɡ Gēn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根或根皮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咸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《医学集成》:"急喉风,用白花者研水灌之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;或研末。
复方
①治胃脘痛:瑞香根五两,瑞香花一两。研末,每日一次,每次一钱,开水送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②治毒蛇咬伤:瑞香根,用烧酒磨成浓汁,涂伤口周围及肿胀部分,干又涂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③治跌打损伤:瑞香根皮或树皮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九龙藤
- 中华赛爵床
- 东方蝾螈
- 金钟花
- 红子仔
- 铁丝灵仙
- 矮茎朱砂根
- 顺地红
- 慈乌
- 土玉桂
- 胃寒草
- 煅石膏
- 莠狗尾草
- 滇杠柳
- 牛毛毡
- 凤尾蕉叶
- 茯神木
- 碧桃干
- 大青盐
- 可爱花
- 神仙掌花
- 臭黄荆子
- 山荔枝果
- 六棱菊
- 牛伴木
- 紫金牛根
- 百解藤
- 鹤顶兰
- 铁丝七
- 一支箭
- 三出叶委陵菜
- 鸽粪
- 毛梾枝叶
- 三棱
- 水慈姑
- 金钮扣
- 宿根亚麻
- 娃娃鱼
- 短瓣花
- 苦荞头
- 番石榴根
- 鳖甲
- 燕子尾
- 蜈蚣萍
- 地绵绵
- 纵条肌海葵
- 隔山消
- 一品红
- 钻秆虫
- 苦地丁
- 紫背草
- 雉子筵
- 雉子筵根
- 披散糖荠
- 鱼虱子
- 蒙古扁桃
- 羊奶子
- 蜇虫
- 木菠萝
- 蜗牛壳
- 黄花虱麻头
- 蓬莱草
- 西红花
- 接骨丹
- 扁竹兰
- 铁栏杆
- 太平莓
- 兰花叶
- 马兜铃
- 火索麻
- 米团花
- 玉簪
- 灵香草
- 半柱花
- 淡竹叶
- 香茅根
- 老鼠刺
- 黄瓜藤
- 拔毒草
- 定木香
- 黑面防己
- 叶底红
- 赤雹
- 鲈鱼
- 肿柄菊叶
- 玉蝉花
- 桂花枝
- 蒙莸
- 芋梗
- 短柄五加
- 湖北贝母
- 螳螂跌打
- 香木菌桂
- 木瓜根
- 千层楼
- 老鸦嘴
- 苔垢菜
- 冬凌草
- 大鱼鳅串
- 钓鱼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