鹧鸪脂
《中华本草》:鹧鸪脂
拼音注音
Zhè Gū Zhī
别名
鹧鸪脂膏
英文名
Chinese francolin fat, Partridge fat
出处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rancolinus pintadeanus(Scopoli)采收和储藏:宰杀后剖腹取脂肪,熬油,放冷后备用。
原形态
鹧鸪,体长约30cm。嘴短,雄者黑色;雌鸟上嘴角色,下嘴肉黄色。虹膜褐色。额和头侧几至颈项均棕色,眉纹黑色;颊部白色,下缘有黑纹;颏和喉均白色。上背黑,满布椭圆形白斑,羽端缀以栗色;下背至中央尾羽也黑,杂以波状狭,外侧尾羽端部纯黑;肩部栗色;覆羽暗褐,均有白点;飞羽暗褐,具白色横斑,最内侧飞羽与肩羽同。胸、上腹与上胁均黑色而密缀显着的眼状白斑,至下胁则转为自羽而杂以黑斑;下腹棕白。尾下覆羽棕色。脚短,橙黄色以至红褐色。雌鸟黑色较纯而沾褐色;白斑与纹均带桂冠色;下体变为棕白,杂以黑色横斑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栖于山地灌丛和草丛中主食谷粒、豆类及其他植物的种子,亦兼吃昆虫。资源分布:分布我国南部各地。
性味
辛;甘;温
归经
胃经
功能主治
润肤。主皮肤皲裂;冻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涂敷。
各家论述
《本草图经》:其脂膏手,令不龟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鹧鸪脂
拼音注音
Zhè Gū Zhī
别名
鹧鸪脂膏(《纲目》)。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详"鹧鸪"条。
功能主治
《本草图经》:"其脂膏手,可以已瘒瘃,令不龟裂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滑叶木通
- 环维黄杨星D
- 密花树
- 血当归
- 剑叶耳草
- 薇籽
- 黄秋葵根
- 大风艾
- 海参
- 金丝梅
- 陀罗紫菀
- 巴戟天
- 甜瓜
- 海康钩粉草
- 扁藤叶
- 刺苞南蛇藤果
- 人乳汁
- 荷莲豆菜
- 萤火
- 苏木蓝
- 美味牛肝
- 丽江独活
- 朝鲜崖柏仁
- 绿玉树
- 楸木皮
- 畲山羊奶子
- 矮脚苦蒿
- 狐头
- 大果臭椿皮
- 朱砂草
- 碎密花
- 三尖杉
- 黄细辛
- 白子菜
- 乌蔹莓
- 假蒟根
- 白花鹅掌柴
- 华凤仙
- 诃子核
- 山尖菜
- 沙冬青
- 鸭公树子
- 甘草头
- 调羹树
- 人参子
- 灯台莲
- 麝香壳
- 乌当归
- 石吊兰
- 翠雀花
- 蚺蛇肉
- 人尿
- 榕树皮
- 大金发藓
- 九头草
- 羚羊角
- 钩钱草
- 尖尾风
- 腐婢根
- 水葱
- 红树叶
- 娃娃鱼
- 豪猪肉
- 南瓜花
- 酱瓜
- 薜荔汁
- 土瓜狼毒
- 西瓜
- 苦楝子
- 西红花
- 牛含水
- 上山虎
- 黄瘤孢
- 小铜锤
- 地棠花
- 三叶茶
- 栝楼皮
- 骨节草
- 牦牛胆结石
- 沙旋复花
- 岩景天
- 假山皮条
- 阴香皮
- 五倍子
- 师实
- 过岗龙
- 缩砂蜜
- 珍珠伞
- 檫树
- 梁王茶
- 卷毛耳草
- 山黄豆藤
- 竹林消
- 金瓜草
- 山樱桃
- 桃儿七果
- 火腿
- 望月砂
- 蜥蜴
- 海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