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骨消根
《中华本草》:通骨消根
拼音注音
Tōnɡ Gǔ Xiāo Gēn
别名
土玄参、土牛七、强过头、地藕、群党、鸭嘴参、大青、老鸦杓、白狗肠、老鸭嘴、假山苦瓜、葫芦藤、老鼠黄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unbergia grandiflora (Roxb.ex Rottll.) Roxb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大花老鸦嘴 粗壮草质或木质的攀援大藤本,长可达8m或更长。枝多数,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.5-6cm;叶片纸质,宽卵形或三角状心形。叶对生;叶柄长2.5-6cm;叶片纸质,宽卵形三角状心形,长5-10cm,宽4-8cm,先端短渐尖至急尖,基部心表,边缘波状至具浅裂片,两面被短柔毛,掌状脉3-7条。花大,有时2朵并生于叶腋或成下垂的总状花序;花梗长约5cm;小苞片2,长圆形工卵形,长2.5-3cm,被短预选毛;萼环状而平截;花冠淡蓝色,淡黄色或外面近白色,长5-8cm,花冠管短,喉部扩大,冠檐近5等裂,扩展直径达7cm;雄蕊4,二强,长者花药有毛,药室有距,短者花药无毛而仅1室有距;子房稍肉质,每室有2个胚珠,柱头深2裂,裂片等大蒴果被柔毛,长约3cm,下部近球形,上部具长喙,开裂时似乌鸦嘴。种子半球形,表面皱缩呈脑纹状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的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,稍肉质,长短不一,直径3-10mm,表面灰黄色,具明显纵皱纹,有的皮部横向断离出木部。质韧,内皮淡紫色,易与木部剥离。木部坚韧,黄棕色或黄白色,直径2-6mm。气微,味微甘。
性味
味辛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通络;散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痛经;跌打肿痛;骨折;小获麻痹后遗症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或煎汤洗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禹余粮
- 木竹子皮
- 刺芫荽
- 通泉草
- 铁灯兔耳风
- 虎杖叶
- 止血丹
- 锯鲨卵
- 紫筒草
- 驱虫斑鸠菊
- 大果巴戟
- 斜叶榕
- 青头雀
- 小蕨萁
- 锈钉子
- 刺果藤
- 紫茉莉根
- 青蒿根
- 青骨藤
- 面头叶
- 小赤麻
- 青活麻
- 土远志
- 炸腰果
- 金爪儿
- 铜锣七
- 鬣羚骨
- 冬葵子
- 竹鼠油
- 竹叶莲
- 星色草
- 金叶柃
- 白花菜
- 百蕊草
- 倒触伞
- 美舌藻
- 峨参叶
- 常山
- 辣椒头
- 土丹参
- 催乳藤
- 刺天茄
- 甜瓜叶
- 二裂叶委陵菜
- 铁浆
- 胡萝卜子
- 粳米泔
- 塘虱鱼
- 毛连
- 鹅观草
- 铁牛钻石
- 土丁桂
- 米麦麨
- 菖蒲叶
- 兔耳子草
- 鹗骨
- 齐墩果
- 雀头血
- 角果木
- 茅膏菜
- 紫草茸
- 南瓜花
- 点头菊
- 毛女贞
- 刺叶苏铁
- 青羊肝
- 罗伞草
- 柴厚朴
- 半边苏
- 鼍肉
- 滇五味
- 小草乌
- 棉子油
- 女贞根
- 白饭豆
- 刺榆
- 粉防己
- 天泡子
- 蝤蛴
- 珠芽蓼
- 青蛙
- 天胡荽
- 茶条槭
- 一箭球
- 胭脂花
- 刺槐花
- 蜢臂兰
- 白蒿花
- 青药
- 鹅毛
- 花蜘蛛
- 黄杨
- 墨旱莲
- 血满草
- 青棉花藤
- 炙甘草
- 铧头草
- 二叶舌唇兰
- 土沙参
- 油渣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