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骨消根
《中华本草》:通骨消根
拼音注音
Tōnɡ Gǔ Xiāo Gēn
别名
土玄参、土牛七、强过头、地藕、群党、鸭嘴参、大青、老鸦杓、白狗肠、老鸭嘴、假山苦瓜、葫芦藤、老鼠黄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unbergia grandiflora (Roxb.ex Rottll.) Roxb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unbergia grandiflora (Roxb.ex Rottll.) Roxb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大花老鸦嘴 粗壮草质或木质的攀援大藤本,长可达8m或更长。枝多数,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.5-6cm;叶片纸质,宽卵形或三角状心形。叶对生;叶柄长2.5-6cm;叶片纸质,宽卵形三角状心形,长5-10cm,宽4-8cm,先端短渐尖至急尖,基部心表,边缘波状至具浅裂片,两面被短柔毛,掌状脉3-7条。花大,有时2朵并生于叶腋或成下垂的总状花序;花梗长约5cm;小苞片2,长圆形工卵形,长2.5-3cm,被短预选毛;萼环状而平截;花冠淡蓝色,淡黄色或外面近白色,长5-8cm,花冠管短,喉部扩大,冠檐近5等裂,扩展直径达7cm;雄蕊4,二强,长者花药有毛,药室有距,短者花药无毛而仅1室有距;子房稍肉质,每室有2个胚珠,柱头深2裂,裂片等大蒴果被柔毛,长约3cm,下部近球形,上部具长喙,开裂时似乌鸦嘴。种子半球形,表面皱缩呈脑纹状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的疏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,稍肉质,长短不一,直径3-10mm,表面灰黄色,具明显纵皱纹,有的皮部横向断离出木部。质韧,内皮淡紫色,易与木部剥离。木部坚韧,黄棕色或黄白色,直径2-6mm。气微,味微甘。
性味
味辛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通络;散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痛经;跌打肿痛;骨折;小获麻痹后遗症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或煎汤洗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秋葵叶
- 藏青杠
- 矮脚苦蒿
- 圆叶乌头
- 野漆树根
- 菵米
- 山豆根
- 大避债蛾
- 鸡肫草
- 芹花
- 小茜草
- 黄背草果
- 四川红淡叶
- 牡丹花
- 光叶地不容
- 黄瓜藤
- 云南红豆蔻
- 茨菇草
- 大薸
- 伤寒头
- 香港四照花
- 大风药
- 金丝草
- 石蕊
- 无花果
- 槐角
- 麦瓶草
- 寒莓
- 蒟蒻薯叶
- 独一味
- 高山唐松草
- 马柳根
- 满山白
- 黄蘑菇
- 温大青
- 苦豆子
- 青鱼胆草
- 兴安白头翁
- 沙前胡子
- 木鳖子根
- 云南荚蒾根
- 郁金香
- 夏蜡梅
- 蜗牛壳
- 山乌珠
- 独脚乌桕
- 麦冬
- 金鱼藤
- 冬菇
- 长梗排草
- 天浆壳
- 钻地风
- 单花鸢尾
- 大画眉草花
- 倒卵叶五加
- 大五爪金龙
- 腊梅
- 紫背绿
- 牛胆参
- 大独脚金
- 盘石龟
- 白茅针
- 熊骨
- 蟹爪
- 芡实根
- 海豘鱼
- 垂花香薷
- 蜘蛛网
- 苏木蓝
- 多脉鹅耳枥
- 苏铁叶
- 咬人狗
- 山玉兰
- 鸭脚茶
- 高梁泡叶
- 波罗蜜
- 山鸡
- 厚皮树皮
- 豨仙草
- 龙虾
- 罗勒子
- 密毛桃叶珊瑚果
- 藏丁香
- 角果木
- 睡菜根
- 秘鲁香胶
- 大冷水麻
- 白蓝翠雀花
- 狗宝
- 大头橐吾
- 黄花绿绒蒿
- 山佩兰
- 砒霜
- 青黛
- 小叶寄树兰
- 鸦跖花
- 云实蛀虫
- 篱栏网
- 大红青菜
- 白降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