栲栗果壳
《中华本草》:栲栗果壳
拼音注音
Kǎo Lì Guǒ Ké
别名
锥栗壳
英文名
Exocarp of Chinese Evergreen chinkapin
出处
出自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林甄的总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,剥取种子时收集,晒干。
原形态
乔木,高达20m,胸径60cm。树皮暗灰色,老时纵裂。小枝有椭圆形皮孔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2.5cm;叶片披针形或卵圆披针形,长7-18cm,宽2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常圆形或宽楔形,中部以上有锯齿,网络较明显,叶两面近同色,中脉在上面有突起,无毛,羽状侧脉10-12对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序圆锥状或穗状,花序轴几无毛,雄花绿白色,细小,排成直立,分枝的圆锥状或穗状花序,簇生于小枝顶端;雌花每朵藏于一总苞内,排成一短的穗状花序。总苞径约2.5cm,外被密生鹿角状锐刺,成熟时开裂,3-4裂瓣,壳斗壁厚1-1.5mm,刺长0.7-1.4cm,基部或中部以下汇合生成刺束,较密生,壳斗内壁密被棕色长绒毛,外壁及刺幼时被灰色细毛,壳斗成熟时近无毛,每壳斗具1坚果;坚果近卵形,直径1-1.3cm,高1.2-1.6cm,无毛,脐部与果底部几同大。花期5-7月,果期翌年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喜温暖湿润,常生于海拔200-1500m的山地或谷地,与常绿阔叶林混交,有时与马尾松混交形成混交林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涩;性平
功能主治
除湿热。主湿热腹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美舌藻
- 赛番红花
- 山鸡腿
- 黑升麻
- 广西美登木
- 北鱼黄草
- 天星藤
- 小红柳根
- 泉水
- 撒发
- 五龙皮
- 伤寒草
- 七星剑
- 金线兰
- 榕树
- 蝮蛇脂
- 碱蓬
- 白芍
- 酸猴儿
- 落霜红
- 石见穿
- 秋木瓜
- 海州常山
- 兜兰
- 方榄
- 金银花子
- 毛毡草
- 猫儿屎果
- 一把伞
- 酥
- 光叶海桐叶
- 槐胶
- 蛇婆子
- 何首乌
- 红马蹄草
- 篱天剑
- 杨梅树
- 台湾海棠
- 黄瓜子
- 白仙茅
- 汉中防己
- 光亮密网蕨
- 蜀五加
- 石链子
- 白草莓
- 喜树叶
- 团叶槲蕨
- 蔗鸡
- 秃疮花
- 凤凰衣
- 沙芥
- 十大功劳根
- 鼠牙半支
- 香胶木
- 蜂毒
- 树韭菜
- 柏勒儿茶
- 秘鲁香胶
- 豆列当
- 西瓜黑霜
- 散血草
- 石楠
- 枳椇木皮
- 柱果铁线莲
- 栀子花根
- 中华水龙骨
- 中国繁缕
- 竹节海棠
- 竹蠹虫蛀末
- 枳椇叶
- 止血扇菇
- 猪鬃刚
- 小红袍
- 窄叶南蛇藤
- 指甲花叶
- 紫柚木
- 紫油木皮
- 紫萁苗
- 猪胆粉
- 皂柳根
- 知风草
- 指甲兰
- 枳椇子
- 风箱树花
- 猪血
- 指天椒
- 栀子
- 棕树根
- 止泻木皮
- 猪殃殃
- 猪毛七
- 猪脂膏
- 珍珠露水草
- 竹柏
- 竹节三七
- 艾实
- 窄叶飘带草
- 制草乌
- 朱砂
- 猪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