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力木
《中华本草》:铁力木
拼音注音
Tiě Lì Mù
别名
石盐、铁棱、埋摸郎。
出处
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二十二卷载有铁力木,云:"《广西通志》: 铁力木,一名石盐,一名铁棱,纹理坚致,藤容出。案《峤南琐记》谓:木力仅可百余年,亦未足信。"似本种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藤黄科植物铁力木的树皮、花、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sua ferrea L.
原形态
铁力木 常绿乔木,高可达30m以上,树皮灰褐色或暗灰色,光滑;小枝对生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3-5mm,叶片革质,披针形,长7-10cm,宽1.2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全缘,上面有光泽,下面灰白色,中脉明显,侧脉极密而不明显。花两性,单生于叶腋或枝顶;花梗长3-5mm;花大,直径4-5cm;萼片4,2列,外面两片较小;花瓣4,黄色,倒卵形,长约3.5cm,果时不脱落;雄蕊多数,成2至7轮,花丝细长,短于花柱;子房2室,每室有胚珠2粒,花柱丝状,柱头盾形。果实卵球形,坚硬,直径2.5-3cm,先端尖,基部有萼片和花瓣的下半部包围,2或4瓣裂。种子1-4颗,背面凸起,两侧平坦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中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曼密苹果素(mammeisin),铁力木精(mesuagin),曼密苹果精(mammeigin),铁力木苦素(mesuol),铁力木素(mesuarin),铁力木酸(mesuanicacid),铁力木双黄酮(mesuaferrone)A等。叶含铁力木黄酮二糖甙(mesuein);茎含α-香树脂醇(α-amyrin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和铁力木醇(mesuafenol)。心材含β-谷甾醇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1,5-二羟基呫吨酮(1,5-dihydroxyxanthone),1,7-二羟基呫吨酮(euxanthone),2-甲氧基呫吨酮(2-methoxyxanthone),1-羟基-7-甲氧基呫吨酮(eux-anthone-7-methylether),1,5-二羟基-3-甲氧基呫吨酮(1,5-dihy-droxy-3-methoxyxanthone),1,5,6-三羟基呫吨酮(1,5,6-trihy-droxvxanthone),铁力木新呫吨酮(ferrxanihone),3-羟基-4-甲氧基呫吨酮(3-hydroxy-4-methoxyxanthone),1-羟基-5-甲氧基呫吨酮(1-hydroxy-5-methoxyxanthone),4-羟基呫吨酮(4-hydrox-yxanthone),2-羟基呫吨酮(2-hydroxyxanthone),1,3,6-三羟基-7,8-二甲氧基呫吨酮(1,3,6-trihydroxy-7,8-dimethoxyxan-thone),3,6-二羟基-1,7,8-三甲氧基呫吨酮(3,6-dihyroxy-1,7,8-trimethoxyxanthone)。
性味
苦;凉
功能主治
止咳祛痰;解毒消肿。主咳嗽多痰;疮疡疖肿;痔疮出血;烫伤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鲨鱼骨
- 黑花韭
- 野升麻
- 都拉
- 鸭脚木皮
- 短小蛇根草
- 小三叶耳蕨
- 庐山瓦韦
- 小鸦葱
- 豆梨
- 耳叶排草
- 水杨木白皮
- 小黄构
- 小丁香
- 铅丹
- 青活麻
- 瑞连草
- 安徽小檗
- 吊白叶
- 山峰西番莲
- 鸭脚木叶
- 牛戳口
- 蛇鲻
- 腥藤
- 新疆远志
- 猴接骨草
- 鲤鱼肠
- 颠茄草
- 铁蚂蟥
- 牛目椒
- 番石榴叶
- 莲座革菌
- 戴胜
- 铁
- 独角牛
- 熊脑
- 象头花
- 铜罗汉
- 红地榆
- 鸢脑髓
- 青头雀
- 蜈蚣藻
- 藕粉
- 鱼狗
- 蛇菰
- 鸐雉
- 蓖麻子
- 蛇莓
- 野枇杷
- 杜松
- 钝齿铃子香
- 鸭儿芹
- 欧泽芹
- 鼠肾
- 达仑木
- 一把伞
- 鹰头
- 鼋甲
- 鸢根
- 独角莲
- 冻绿刺
- 冬里麻
- 鼬鼠肉
- 赛金刚
- 四方蒿
- 豆渣树
- 四楞蒿
- 腹水草
- 冬瓜叶
- 豆腐皮
- 酸枣肉
- 酸藤木
- 鱼尾葵叶
- 东北桤木
- 复叶耳蕨
- 山货榔
- 空心泡
- 鱼香草
- 短瓣花
- 苒苒草
- 蝤蛴
- 铁皮石斛
- 麝香壳
- 白果槲寄生
- 酸枣根
- 白首乌
- 望月砂
- 拐芹
- 枇杷花
- 核子木
- 西藏土连翘
- 鬼毛针
- 香苏草
- 小黑药
- 飞机草
- 鸡筋参
- 阿胶
- 虎掌南星
- 关白附子
- 黄精叶钩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