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力木
《中华本草》:铁力木
拼音注音
Tiě Lì Mù
别名
石盐、铁棱、埋摸郎。
出处
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二十二卷载有铁力木,云:"《广西通志》: 铁力木,一名石盐,一名铁棱,纹理坚致,藤容出。案《峤南琐记》谓:木力仅可百余年,亦未足信。"似本种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藤黄科植物铁力木的树皮、花、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sua ferrea L.
原形态
铁力木 常绿乔木,高可达30m以上,树皮灰褐色或暗灰色,光滑;小枝对生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3-5mm,叶片革质,披针形,长7-10cm,宽1.2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全缘,上面有光泽,下面灰白色,中脉明显,侧脉极密而不明显。花两性,单生于叶腋或枝顶;花梗长3-5mm;花大,直径4-5cm;萼片4,2列,外面两片较小;花瓣4,黄色,倒卵形,长约3.5cm,果时不脱落;雄蕊多数,成2至7轮,花丝细长,短于花柱;子房2室,每室有胚珠2粒,花柱丝状,柱头盾形。果实卵球形,坚硬,直径2.5-3cm,先端尖,基部有萼片和花瓣的下半部包围,2或4瓣裂。种子1-4颗,背面凸起,两侧平坦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中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曼密苹果素(mammeisin),铁力木精(mesuagin),曼密苹果精(mammeigin),铁力木苦素(mesuol),铁力木素(mesuarin),铁力木酸(mesuanicacid),铁力木双黄酮(mesuaferrone)A等。叶含铁力木黄酮二糖甙(mesuein);茎含α-香树脂醇(α-amyrin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和铁力木醇(mesuafenol)。心材含β-谷甾醇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1,5-二羟基呫吨酮(1,5-dihydroxyxanthone),1,7-二羟基呫吨酮(euxanthone),2-甲氧基呫吨酮(2-methoxyxanthone),1-羟基-7-甲氧基呫吨酮(eux-anthone-7-methylether),1,5-二羟基-3-甲氧基呫吨酮(1,5-dihy-droxy-3-methoxyxanthone),1,5,6-三羟基呫吨酮(1,5,6-trihy-droxvxanthone),铁力木新呫吨酮(ferrxanihone),3-羟基-4-甲氧基呫吨酮(3-hydroxy-4-methoxyxanthone),1-羟基-5-甲氧基呫吨酮(1-hydroxy-5-methoxyxanthone),4-羟基呫吨酮(4-hydrox-yxanthone),2-羟基呫吨酮(2-hydroxyxanthone),1,3,6-三羟基-7,8-二甲氧基呫吨酮(1,3,6-trihydroxy-7,8-dimethoxyxan-thone),3,6-二羟基-1,7,8-三甲氧基呫吨酮(3,6-dihyroxy-1,7,8-trimethoxyxanthone)。
性味
苦;凉
功能主治
止咳祛痰;解毒消肿。主咳嗽多痰;疮疡疖肿;痔疮出血;烫伤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鯮鱼
- 七角白蔹
- 天脚板根
- 紫金皮
- 猴樟果
- 水葫芦七
- 椴树根
- 野酒花
- 白杨枝
- 苦楝寄生
- 三叉凤尾蕨
- 大头茶
- 蒺藜
- 补骨脂
- 盒果藤
- 醍醐
- 红雀珊瑚
- 青箭杆草
- 大一枝箭
- 海莲叶
- 排骨灵
- 黄水藨叶
- 合掌消
- 白薇
- 黍茎
- 东北桤木
- 钝齿铃子香
- 大乌爪金龙
- 小金钱草
- 轮叶马先蒿
- 枫香树根
- 大独叶草
- 垂丝海棠
- 树葫芦
- 贵州追风散
- 牛心茄子
- 老鼠簕
- 天目木姜子
- 粉苞苣
- 球果藤
- 印度菩提树皮
- 羌活
- 乌金草
- 疏叶香根芹
- 串铃
- 马兜铃
- 三角草
- 大花列当
- 土蜂子
- 罂粟嫩苗
- 水底龙
- 大叶黄杨叶
- 光叶水苏
- 春砂花
- 泡桐叶
- 多头风轮菜
- 海芋
- 水蓼根
- 跌打老
- 毛柄短肠蕨
- 苏铁根
- 冷蕨子草
- 鄂报春
- 慈竹气笋
- 大头菜子
- 海白石
- 球花党参
- 蓝花棘豆
- 羊靥
- 大马蓼
- 回回蒜
- 腊瓣花
- 鬼臼
- 绣球防风
- 千里马
- 塔黄
- 鹤虱风
- 天文草
- 大鱼鳔花
- 唐古特青兰
- 柔软石韦
- 冬瓜
- 漆树皮
- 苘麻
- 鲩鱼胆
- 藏羚角
- 螺蛳
- 吕宋楸毛
- 葛谷
- 决明子
- 剪夏罗根
- 止咳草
- 红瑞木果
- 短柄南蛇藤果
- 益母草花
- 梅花
- 白龙头
- 蛇附子
- 大黑药
- 大夜关门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