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谷
《中华本草》:葛谷
拼音注音
Gě Gǔ
英文名
Seed of Lobed Kudzuvine
出处
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(Willd.)Ohwi、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.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ueraria lobata (Willd.)Ohwi [P.thunbergiana(Sieb.et Zucc.)Benth.;P.hirsuta(Thunb.)Scheneid.;P.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]2.Pueraria thomsonii Benth.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打下种子,晒干。
原形态
1.野葛 多年生落叶藤本,长达10m。全株被黄褐色粗毛。块根圆柱状,肥厚,外皮灰黄色,内部粉质,纤维性很强。茎基部粗壮,上部多分枝。三出复叶;顶生小叶柄较长;叶片菱状圆形,长5.5-19cm,宽4.5-18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有时浅裂,侧生小叶较小,斜卵形,两边不等,背面苍白色,有粉霜,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;托叶盾状着生,卵状长椭圆形,小托叶针状。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花冠蓝紫色或紫色;苞片狭线形,早落,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;萼钟状,长0.8-1cm,萼齿5,披针形,上面2齿合生,下面1齿较长;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,先端微凹,基部有两短耳,翼辩狭椭圆形,较旗瓣短,常一边的基部有耳,龙骨瓣较翼瓣稍长;雄蕊10,二体;子房线形,花柱弯曲。荚果线形,长6-9cm,宽7-10mm,密被黄褐色长硬毛。种子卵圆形,赤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4-8月,果期8-10月。2.甘葛藤 藤本。根肥大。茎枝被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。三出复叶,具长柄;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,有毛;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,有时3裂,长9-21cm,宽8-18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图形。总状花序腋生;小苞片卵形;花萼钟状,长1.2-1.5cm,萼齿5,披针形,较萼筒长,被黄色长硬毛;花冠紫色,长1.3-1.8cm。荚果长椭圆形,扁平;长10-12cm,宽1-1。2cm,密被黄褐色长硬毛。种子肾形或圆形。花期6-9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山坡、路边草丛中及较阴湿的地方。2.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丛和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1.除新疆、西藏外,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2.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油15%及γ-谷氨酰基苯丙氨酸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归经
心;胃;肺经
功能主治
健脾止泻;解酒。主泄泻;痢疾;饮酒过度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入丸、散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经》:主下痢。2.《纲目》:解酒毒。3.《医林纂要》:补心,清肺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葛谷
拼音注音
Gě Gǔ
出处
《本经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葛的种子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油15%及γ-谷氨酰基苯丙氨酸。
性味
①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
②《医林纂要》:"甘咸,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本经》:"主下痢。"
②《纲目》:"解酒毒。"
③《医林纂要》:"补心,清肺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苏木蓝
- 瑞香根
- 伞花绢毛菊
- 水苏
- 蜀羊泉
- 红丝线
- 矮脚苦蒿
- 铁草鞋
- 兴安毛连菜花
- 红梗草根
- 梨枝
- 貒骨
- 猕猴桃
- 方儿茶
- 扁豆藤
- 葛仙米
- 假蒟根
- 紫背绿
- 萆薢
- 石瓜子莲
- 米麦麨
- 十萼茄
- 节节草
- 树腰子
- 木兰寄生
- 田旋花
- 橄榄
- 百里香叶杜鹃
- 锁阳
- 川明参
- 旱荷叶
- 环维黄杨星D
- 珍珠伞
- 虉草
- 黄药子
- 野木瓜
- 柱果木榄叶
- 滨旋花
- 葛藟根
- 贵州远志
- 龙爪菜
- 白豆蔻壳
- 地牯牛
- 牛心果
- 小黄构
- 野火绳
- 茖葱
- 南板蓝叶
- 细穗爵床
- 老虎姜
- 莲须
- 邪蒿
- 地皮风
- 天青地白
- 鹳骨
- 见血飞
- 荠苎
- 荞麦
- 菩萨鱼
- 细叶七星剑
- 上石田螺
- 甜草
- 贯众
- 鹄绒毛
- 番荔枝根
- 紫燕草
- 矩圆石韦
- 甘土
- 腐婢根
- 浮小麦
- 华东阴地蕨
- 狗缨子
- 花叶假杜鹃
- 蜂蜡
- 茵陈
- 水茴香藻
- 羊毛绒球蟹
- 蛤仔
- 香唐松草
- 黄金线
- 乌木屑
- 人参花
- 刺柄莲座蕨
- 小牛力
- 鼹鼠
- 粟米草
- 大叶子
- 无腺橉木
- 方榄
- 雷蘑
- 黄葵
- 细齿叶柃
- 紫玉簪根
- 虎石头
- 狗枣子
- 松根
- 藤槐
- 决明子
- 骆驼蓬
- 莱菔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