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头芙蓉
《中华本草》:狗头芙蓉
拼音注音
Gǒu Tóu Fú Rónɡ
别名
山芙蓉、山芙蓉头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台湾芙蓉的根及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ibiscus taiwanensis S.Y.Hu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根,洗净,切片,晒干;茎,去小叶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台湾芙蓉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-8m。全株密被刚毛状糙毛,毛不为星状。叶互生;叶柄长14-17cm;叶近圆形,3-5裂,裂片三角形。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,花梗长11-13cm;小苞片8,线形,长8-12mm,宽1.5-2mm,被长柔毛状糙毛,毛长而不为星状;萼钟状,5裂,裂片三角形,长约10mm,宽约8mm,急尖头,被星状短绒毛;花冠近钟形,直径6-9cm,花瓣近圆形,直径4-5cm,被长柔毛,基部合生,具髯毛。蒴果球形,径约2cm,有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阔叶林间、平地、山麓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台湾等地。
性味
微辛;平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肺止咳;凉血解毒。主肺热咳嗽;疮疡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5g;或炖肉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钭叶榕
- 苏木蓝
- 多枝婆婆纳
- 赤芍
- 大金香炉
- 枇杷核
- 蘘荷子
- 厚皮香
- 蒜梗
- 贯众
- 金花树
- 大金钱草
- 半枫荷
- 白叶藤
- 片姜黄
- 矮脚苦蒿
- 东风橘根
- 炮掌果
- 石吊兰
- 油柑根
- 白子菜
- 滇南马钱
- 藤茶
- 短叶蹄盖蕨
- 狗响铃
- 野茶辣
- 牛心果
- 赪桐
- 震天雷
- 广西美登木
- 大鱼鳅串
- 矮叶书带蕨
- 土蜂子
- 黑虎七
- 大树甘草
- 沙茴香
- 盘石龟
- 环草
- 红花雪莲花
- 珍珠
- 光杆琼
- 树腰子
- 皮哨子
- 酸浆菜
- 华凤仙
- 飘带草
- 异被赤车
- 地筋
- 败毒草
- 红丝线
- 齿叶橐吾
- 三加
- 大萼鹿角藤
- 柱果木榄叶
- 萹蓄
- 黄明胶
- 臭黄荆根
- 广东耳草
- 六棱麻
- 五香血藤
- 对马耳蕨根
- 大铜钱菜
- 柚根
- 酒酿
- 打火草
- 龙涎香
- 蜂乳
- 大叶紫薇
- 黄鲴鱼
- 山肉桂
- 欧当归
- 绵枣儿
- 蚌壳草
- 钓鱼竿
- 人参子
- 闹狗药
- 杜松实
- 朱砂草
- 蜘蛛果
- 亮光菜
- 灯笼婆婆纳
- 刺龙牙
- 柔毛水杨梅
- 翅茎蜂斗草
- 匍伏堇
- 大麦醋糟
- 升麻草
- 海参肠
- 长梗石柑
- 清香桂
- 滇崖爬藤
- 小谷精草
- 朝鲜当归
- 黄锁梅叶
- 透骨香根
- 独叶一枝花
- 小一口血
- 雪山甘草
- 黑龙串筋
- 小花吊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