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莪术
《*辞典》:广西莪术
拼音注音
Guǎnɡ Xī é Shù
别名
桂莪术、毛莪术
英文名
RhizomaCurcumae Kwangsiensis
来源
为姜科植物桂莪术Curcuam kwangsiensis S.G.Leset C.F.Liang的根茎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0~110cm。叶片4~7,二列,长椭圆形,长8~13cm;樱部苞片长椭圆形,先端粉红色至淡紫色,腋内无花,中下部苞片卵圆形,淡绿色,腋内有花2至数朵;萼筒白色;花冠近漏斗状,长约2.5cm,花瓣3,粉红色,长圆形,上方一片较大,先端成兜状;微生退化雄蕊形态与花瓣相似,淡黄色。花期4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向阳山坡地、沟边、林缘,野生或栽培。主产广西。
形状
根茎长圆形或长卵形,长3.5~7cm,直径1.5~3cm,基部圆钝,顶端钝尖。表面黄棕色至灰色,光滑,环节明显或不见,有点状须根痕或残留须根,两侧各有一列下陷的芽痕和根茎痕。质坚重。气香、味微苦辛。
化学成分
含挥发油,油中含a-蒎烯、莰烯、蒎烯、柠檬烯、1-8-桉油素、a-松油烯、芳樟醇、龙脑、樟脑、乙酸芳樟酯、丁香酚等。
性味
性温,味苦、辛。
功能主治
见"莪术"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一口红
- 江南地不容
- 葛藟果实
- 桂枝
- 甲香
- 光决明
- 灌木蒲桃
- 狗枣猕猴桃
- 古钩藤
- 鳜鱼
- 鮧鱼
- 小麦
- 尖山橙
- 茯苓皮
- 石蕊
- 蜂窝草
- 飞来蓝
- 高寒露珠草
- 鬼针草
- 龟甲
- 肥皂荚
- 笔筒草
- 蝮蛇皮
- 防风
- 新疆芍药
- 飞天蜈蚣
- 飞燕草
- 筀笋
- 棘针
- 狗血
- 藁本
- 狗脚草根
- 葛菌
- 菊花参
- 大叶树萝卜
- 蝮蛇脂
- 飞天蠄蟧
- 大花威灵仙
- 高原点地梅
- 飞扬草
- 飞蛾藤
- 飞龙掌血叶
- 过山消根
- 钩凝菜
- 桂木
- 狗哇花
- 尖齿耳蕨
- 对节叶根
- 狗牙贝
- 狗枣子
- 红辣树根
- 柚核
- 飞蛾树
- 鲱鱼
- 过山龙
- 蛇果黄堇
- 光亮密网蕨
- 狗娃花
- 狗母鱼
- 葛藟汁
- 刚毛尖子木
- 蛟龙木
- 鳆鱼
- 风轮菜
- 粉霜
- 腐卑
- 粉瘤菌
- 公鱼
- 狗骨节
- 光风轮菜
- 桔梗
- 大叶金锦香
- 剪红纱花
- (鱼彭)鱼鳃
- 梧桐
- 三匹叶
- 白茅根
- 滇南杭子梢
- 水毛花
- 山核桃皮
- 薄荷露
- 牛胆
- 牛奶树子
- 黄背草苗
- 无花果
- 小芸木
- 花生壳
- 菠萝根叶
- 戟叶瓦韦
- 鹰不泊薳
- 西藏马先蒿
- 松根
- 云实
- 三枝枪
- 姜黄
- 新疆紫草
- 铁锈
- 细叶桉叶
- 荷蒂
- 小麦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