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背草苗
《中华本草》:黄背草苗
拼音注音
Huánɡ Bèi Cǎo Miá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幼苗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emedatriandra Forsk var.Japonica(Willd.)Makino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黄背草,多年生草本。秆粗壮,直立,高80-110cm。叶鞘具脱落性的疣基长柔毛;叶舌长1-2mm,先端钝圆,具短纤毛;叶片狭条形,长10-40cm,宽4-5mm,仅上面基部疏被疣基长纤毛。假圆锥花序狭,长30-40cm,佛焰苞舟形,有毛或无毛,总状花序由佛焰苞中抽出,长1-2cm,有7枚小穗,基部有1枚近于轮和的雄性或中性小穗,但无芒;第1颖革质,边缘内卷,第2颖与第1颖等长或较短,边缘膜质,透明;上部3枚小穗中枚为两性,基盘有髯毛;第1小花的外稃膜质透明,内稃不存在,第2小花的外稃短,有1长芒或无芒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等荒脊土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至华南、西南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平肝。主高血压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串莲
- 白鹤藤根
- 关东丁香
- 竹节七
- 砂仁花
- 狗屎花根
- 野芋实
- 小画眉草
- 钓鱼秆
- 粟奴
- 朱兰
- 魔芋
- 护耳草
- 火赤链蛇
- 竹(鼠留)子油
- 粗叶木叶
- 花叶子
- 西藏酸模
- 土千年健叶
- 刀口药
- 假蒟果穗
- 红背酸藤
- 松节油
- 黑老头
- 羊踯躅根
- 桑叶
- 紫麻
- 芒萁骨
- 香石藤
- 儿茶
- 东北桤木
- 尾叶越橘
- 芸苔子
- 鸭舌鱼鳖
- 小药木
- 野梨枝叶
- 冻绿刺
- 脾寒草
- 石蒜
- 对叶四块瓦
- 半蒴苣苔
- 卡密
- 黄锁梅根
- 山五味子
- 升登
- 云南冻青叶
- 大泡通皮
- 野绿麻根
- 长春花
- 白乳菇
- 野三七
- 刺楸
- 枳壳
- 粘鱼须
- 球序鹅掌柴
- 大黄茎
- 铜锤玉带草
- 红芪
- 八角莲
- 沙梨
- 剪红纱花
- 大头茶果
- 鹰不泊
- 黄葵
- 降真香
- 猴樟
- 天蓬草
- 大沙叶
- 黑面叶
- 母菊
- 万年柏
- 黑种草子
- 扶桑金星蕨
- 毛莲蒿
- 黑穗石蕊
- 金丝李
- 石花
- 水慈姑
- 冬青子
- 三匹叶
- 白楠木
- 小花八角枫
- 撒发
- 笔罗子
- 旱芹
- 蚬肉海棠
- 血余
- 鸡血七
- 香蒲
- 黄荆枝
- 玫瑰露
- 还魂草
- 狭叶当归
- 石链子
- 龙胆地丁
- 红根草
- 赤甲红
- 瑞香叶
- 东风草
- 荠苨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