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楸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刺楸
拼音注音
Cì Qiū
别名
鸟不宿、钉木树、丁桐皮
来源
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(Thunb.) Koidz.,以根、根皮或树皮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切段,晒干。
性味
辛,平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腰膝酸痛,肾炎水肿,跌打损伤,内痔便血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莿(木冬)
- 野扁豆
- 冻绿叶
- 铁马鞭
- 白榄根
- 裂叶翼首花
- 大风药
- 黄栌根
- 单面针
- 野三七
- 香苏草
- 黑汉条
- 打碗花
- 麻腐
- 狼油
- 白螺蛳壳
- 莱菔子
- 油鱼
- 寄马桩
- 龟甲胶
- 支柱蓼
- 枳椇
- 蠵龟筒
- 小丁香
- 翡翠
- 小乌泡
- 豹皮樟
- 铁力木
- 七叶一把伞
- 钩石斛
- 杉叶
- 华山矾果
- 菜蓟
- 石刁柏
- 猪蓼子草
- 奶浆果
- 回心草
- 蟾酥
- 香榧草
- 蛤蟆草
- 水蔓青
- 黄栎
- 斑鸠菊
- 海芋
- 望月砂
- 一点红
- 羚羊角
- 羊外肾
- 千里光
- 蝉蜕
- 梨枝
- 马比木
- 颠茄草
- 酒药花
- 朱蕉
- 铁落
- 痢止蒿
- 海柳
- 牛胞衣
- 石莼
- 钩栲
- 一匹草
- 南蛇藤果
- 黄花蔷薇
- 鷩雉
- 南瓜瓤
- 龟胶
- 川明参
- 岩扫把
- 娃娃鱼
- 雪猪油
- 人参条
- 蚬壳
- 女菀
- 青粱米
- 大皂角
- 冰球子
- 梓白皮
- 酢浆草
- 香石藤果
- 干漆
- 鱼脑石
- 四大天王
- 构菌
- 野烟叶
- 马骝卵
- 还亮草
- 米露
- 刺柄莲座蕨
- 水晶兰
- 红榔木
- 朝天罐
- 雁肪
- 黄葛树
- 炮仗花
- 山羊角
- 草果药
- 树腰子
- 冬葵子
- 岗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