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木樨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草木樨
拼音注音
Cǎo Mù Xī
别名
铁扫把、省头草、辟汗草、野苜蓿
来源
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,切碎晒干。
性味
辛,平。
功能主治
芳香化浊,截疟。用于暑湿胸闷,口臭,头胀,头痛,疟疾,痢疾。
用法用量
1.5~3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龙牙楤木果
- 理肺散
- 大理菊
- 蛇根木
- 赤茯苓
- 蟑螂
- 秦皮
- 邪蒿
- 大叶苣荬菜
- 鸡骨香
- 衣鱼
- 柚核
- 豹肉
- 鹤虱
- 胡枝子根
- 戟叶瓦韦
- 秧鸡
- 软皮树
- 紫薇花
- 稻槎菜
- 秋木瓜
- 辣薄荷
- 鸡脚参
- 紫杜鹃
- 龙葵根
- 牛巴嘴
- 牛耳草
- 百足藤
- 车前草
- 蝇子草
- 酸藤果
- 龙眼核
- 地棠花
- 石防风
- 矮脚南
- 蛇婆子
- 鸡胆
- 铁脚草
- 藕
- 野亚麻
- 大黄
- 紫梢花
- 和合草
- 紫菜
- 大风子
- 骆驼蹄瓣
- 薄柱草
- 银边吊兰
- 狐心
- 山苦荬
- 蛇王藤
- 马牙半支
- 鹿角
- 石吊兰
- 鸡骨柴
- 野京豆
- 红陈艾
- 马桑寄生
- 刺花椒
- 柠檬皮
- 人参子
- 白花灯笼
- 鲎尾
- 满天星
- 合萌
- 番红花
- 鼠妇画眉草
- 红花点地梅
- 石床
- 齿叶草
- 虾蟆肝
- 慈竹花
- 矩形叶鼠刺
- 草柏枝
- 假木通
- 食茱萸
- 岩豆藤花
- 铁藤
- 筋骨散
- 铁树果
- 叶底珠
- 豆瓣绿
- 胆矾
- 黑皮根
- 灰绿水苎麻
- 黑汉条
- 短毛熊巴掌
- 黄鳝藤根
- 苍耳
- 细穗爵床
- 茅膏菜根
- 南蛇藤叶
- 粉菝葜
- 马牙七
- 青蛙
- 凉伞盖珍珠
- 羊肚菌
- 大箭
- 网脉橐吾
- 蛇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