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果千金榆
《*辞典》:小果千金榆
拼音注音
Xiǎo Guǒ Qiān Jīn Yú
别名
大叶马料,野梅树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桦木科植物小果千金榆的根皮。秋季采挖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可达15米。树皮灰褐色,有鳞片状浅裂;小枝赤褐色,有光泽,具黄色圆形的皮孔。叶互生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6~12厘米,宽4~6厘米,基部浅心形,顶端渐尖,边缘具尖细锯齿,上面绿色,疏生短柔毛,老时光滑,下面淡绿色,侧脉17~24对;叶柄长1.2~2厘米;在嫩枝、叶柄、叶背、叶脉及果柄上均密生短柔毛。花单性,黄绿色;雄柔荑花序腋生,下垂,花密生,无花被,苞片卵形,基部着生雄蕊10枚;雌柔荑花序顶生,每苞内有雌花2朵,左右各有3小苞合成的副苞,以后结果时即成果苞,雌花具萼,与子房附着,子房下位,苞叶边缘及小苞背面有细毛。小坚果椭圆形,压扁状,被密叠的果苞所覆盖。
生境分布
生于背阳山谷较湿润肥沃的针阔叶混交林或杂木林中。分布于我国中部至长江流域各地。
性味
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淡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治劳倦疲乏,跌打损伤,痈肿,淋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劳伤酸软:小果千金榆根、紫青藤(鼠李科牯岭勾儿茶)各七、八钱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②治跌打损伤:小果千金榆根皮,加酒糟捣敷。
③治痈肿:小果千金榆根白皮,加酒糟捣烂敷。
④治赤白淋症:鲜小果千金榆根白皮1~2两。米酒煎服。(②方以下出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果千金榆
拼音注音
Xiǎo Guǒ Qiān Jīn Yú
别名
野梅树、大叶马料、华鹅耳杨
来源
榛科小果千斤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 var. chinensis Franch.,以根皮入药。
生境分布
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跌打损伤:根皮加酒糟捣敷。
痈肿毒:根白皮加酒糟捣烂敷。
赤白淋症:鲜根白皮1~2两,米酒蒸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象胆
- 乌骨麻
- 白花苋
- 山茴芹
- 卜芥
- 风毛菊
- 倒地铃
- 大叶藤
- 狮子七
- 红背叶
- 小鹭鸶兰
- 高粱泡
- 缩砂蜜
- 樟树叶
- 鬣羚角
- 马肠薯蓣
- 人头七
- 周裂秋海棠
- 四轮香
- 泽泻实
- 芝麻菜
- 岩豆藤根
- 巴茅根
- 狭头橐吾
- 小球藻
- 圆叶乌头
- 向日葵
- 小花鸢尾根
- 肖鸢尾根
- 豆腐泔水
- 野火球
- 青鱼枕
- 小花花椒
- 梓实
- 长叶柄野扇花
- 一口红
- 藏山药
- 老蜗生
- 雪山林
- 血沟丹
- 无患子叶
- 白花坚荚树
- 紫金牛
- 八楞麻
- 竹叶防风
- 山姜花
- 谷蓼
- 疬子草
- 马兰
- 桂花枝
- 芭蕉头
- 蘑菇
- 蓝布正
- 细叶马料梢
- 白叶瓜馥木
- 榛子
- 番红花
- 黑沙蒿根
- 岳桦
- 车前草
- 猪肤
- 石楠
- 刺芫荽
- 昆布
- 李核仁
- 小叶昏鸡头
- 侧子
- 香构
- 猫爪子
- 浆水
- 芒茎
- 老鹳草
- 猫腿姑
- 鸡冠参
- 伞形梅笠草
- 东莨菪
- 爵床
- 虎耳兰
- 毛黄堇
- 密褶红菇
- 羊蹄实
- 香薷
- 山狸子骨
- 单花芥
- 泥炭藓
- 牛西西
- 人乳汁
- 金瓜
- 四川澄茄子
- 蜘蛛果茎叶
- 川黔鸭脚木
- 滨海前胡
- 岩节连
- 岭南铁角蕨
- 海蛇
- 鳢鱼肠
- 小黑菇
- 大风药
- 接骨丹
- 猪鬃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