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果千金榆
《*辞典》:小果千金榆
拼音注音
Xiǎo Guǒ Qiān Jīn Yú
别名
大叶马料,野梅树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桦木科植物小果千金榆的根皮。秋季采挖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可达15米。树皮灰褐色,有鳞片状浅裂;小枝赤褐色,有光泽,具黄色圆形的皮孔。叶互生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6~12厘米,宽4~6厘米,基部浅心形,顶端渐尖,边缘具尖细锯齿,上面绿色,疏生短柔毛,老时光滑,下面淡绿色,侧脉17~24对;叶柄长1.2~2厘米;在嫩枝、叶柄、叶背、叶脉及果柄上均密生短柔毛。花单性,黄绿色;雄柔荑花序腋生,下垂,花密生,无花被,苞片卵形,基部着生雄蕊10枚;雌柔荑花序顶生,每苞内有雌花2朵,左右各有3小苞合成的副苞,以后结果时即成果苞,雌花具萼,与子房附着,子房下位,苞叶边缘及小苞背面有细毛。小坚果椭圆形,压扁状,被密叠的果苞所覆盖。
生境分布
生于背阳山谷较湿润肥沃的针阔叶混交林或杂木林中。分布于我国中部至长江流域各地。
性味
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淡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治劳倦疲乏,跌打损伤,痈肿,淋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劳伤酸软:小果千金榆根、紫青藤(鼠李科牯岭勾儿茶)各七、八钱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②治跌打损伤:小果千金榆根皮,加酒糟捣敷。
③治痈肿:小果千金榆根白皮,加酒糟捣烂敷。
④治赤白淋症:鲜小果千金榆根白皮1~2两。米酒煎服。(②方以下出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果千金榆
拼音注音
Xiǎo Guǒ Qiān Jīn Yú
别名
野梅树、大叶马料、华鹅耳杨
来源
榛科小果千斤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 var. chinensis Franch.,以根皮入药。
生境分布
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跌打损伤:根皮加酒糟捣敷。
痈肿毒:根白皮加酒糟捣烂敷。
赤白淋症:鲜根白皮1~2两,米酒蒸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地松
- 小儿血参
- 小天蒜
- 小棕包
- 小伸筋草
- 小发散
- 小万年草
- 小九头狮子草
- 小二仙草
- 小倒钩藤
- 小六月寒
- 小千金
- 小大黄
- 小悬钩子
- 小接筋草
- 小旋鸡尾
- 小朝天罐
- 小果倒地铃
- 小果栀子
- 小果野葡萄
- 小梾木
- 竹蠹虫蛀末
- 小叶金老梅
- 小叶金鸡尾巴草
- 小口小金发藓
- 小叶山鸡尾巴草
- 小叶桑
- 小叶莲
- 小叶薄荷
- 小叶昏鸡头
- 小叶鼠李
- 小松藻
- 小人参
- 小叶榕
- 小叶蛇总管
- 小叶黑面叶
- 小地柏
- 小扁草
- 小报春
- 小毛香
- 功劳木
- 小叶杨
- 小叶杜鹃
- 小毒芋
- 小叶眼树莲
- 小叶罗汉松
- 小叶金花草
- 小果蔷薇
- 冷地卫矛
- 鳢鱼
- 小火草
- 小地扭
- 白矾
- 小叶三点金
- 小叶桑根
- 小婆婆纳
- 小果白刺
- 小红袍
- 秀丽槭
- 小洋紫苏
- 小叶地不容
- 小毛蓼
- 淡菜
- 黄囊杓兰
- 粤万年青
- 小过江龙
- 小金狗
- 西南菝葜
- 细叶七星剑
- 小绿芨
- 小花花椒
- 小三叶耳蕨
- 小巢菜
- 小叶双眼龙
- 小木通
- 血藤
- 小叶野决明
- 狭叶垂头菊
- 小羊肚菜
- 小叶爬岩香
- 豨莶根
- 小槐花
- 小南木香
- 小岩白菜
- 通光散
- 马牙半支
- 小叶密花远志
- 小叶鹅掌柴
- 龙葵根
- 钩吻
- 大串连果
- 高山大戟
- 花生壳
- 蕨萁
- 黄木耳
- 乌榄
- 蝎子草
- 小赤麻
- 小血藤
- 狭叶竹节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