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榄
《中华本草》:乌榄
拼音注音
Wū Lǎn
别名
木威子、乌橄榄、黑榄。
英文名
Black Olive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乌榄,皮黄黑色,肉白有文,层叠如海螵蛸状,酒筵中以为豆食品。《纲目》主治所载,悉言白榄,即今常食之青果,又所载榄仁可治吻燥者,亦指青果核中仁而言,非指乌榄仁也。按《粤志木语》橄榄有青、乌二种,闽人以白者名青果,粤中止名白榄,不曰青果也。乌榄子大肉厚,以温水泡软,俟紫脂浮起溢出,乃可食,水冷则生胶,热则肌肤反实,故必温水之和,乃醇其性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arium pimela Leenh.[Pimela nigra Lour.;Canarium pimela Koenig]采收和储藏:8-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。
原形态
乌榄 常绿大乔木,高10-16m。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。树皮灰褐色,平滑;小枝褐绿色,无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长30-65cm;小叶15-21枚,革质,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,长5-15cm,宽3.5-7cm,先端渐尖或锐尖,基部偏斜,全缘,上面有光泽,无毛,下面平滑;网脉两面均明显。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;花序腋生,为疏散的聚伞圆锥花序,长于复叶;萼杯状,3-5裂,在雄花中长约2.5mm,在雌花中长3.5-4mm;花瓣在雌花中长约8mm;雄蕊6,着生于花盘边缘,长不超过花冠;雌蕊无毛,在雄花中不存在,子房上位,通常3室。核果卵形至椭圆形,略呈三角形,长3.5-4.5cm,宽1.5-2cm,成熟时紫黑色,表面平滑,核木质,两端钝,内有种子1-2颗;不肯定适度退化。花期4-5月,果期5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40-1280m的平原、丘陵、山地杂木林中,常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核果呈卵状长圆形,长26-32mm,径15-17mm。表面棕褐色。果核长纺锤状腰鼓形,长22-26mm,径9-10.4mm。两端锐尖,表面浅褐色,凹凸不平,具3条明显的纵棱纹,细棱间又各具不甚明显的粗棱。先端具3个眼点,每一眼点两侧各具一弧形细纵沟,直达种子中下部,2条细沟向相反方向弯曲。以粒大、均匀、饱满者为佳。
性味
酸;涩;性平
归经
脾;肺经
功能主治
止血;利水;解毒。主内伤吐血;咳嗽痰血;水肿;乳痈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;或研末撒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拾遗》:主心中恶水,水气。2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止血。3.《本草求原》:功近橄榄。4.《岭南采药录》:火煅存性,止血化痰。少盐渍之,名榄鼓,乳痈初起,煎水洗之可消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乌榄
拼音注音
Wū Lǎn
别名
木威子、黑榄
来源
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g,以根入药。全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
性味
根:淡,平。叶:微苦、微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根:舒筋活络,祛风祛湿。用于风湿腰腿痛,手足麻木。
叶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感冒,上呼吸道炎,肺炎,多发性疖肿。
用法用量
根0.5~1两。叶:3~6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乌榄
拼音注音
Wū Lǎn
别名
木威子(《本草拾遗》),乌橄榄(《海槎余录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果实。8~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。
原形态
常绿大乔木,高10~16米;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。树皮灰褐色,平滑;小枝褐绿色,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;长30~65厘米,具小叶15~21枚;小叶对生,具短柄,革质,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,长5~15厘米,宽3.5~7厘米,基郎偏斜,先端渐尖或锐尖,全缘,上面有光泽,无毛,下面平滑,网脉两面均明显。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;排成顶生或腋生的狭圆锥花序,花序长于复叶;萼杯状,3~5裂,长约2毫米;花瓣3~5,分离,长约为萼的3倍;雄蕊6,着生于花盘边缘,长度不超过花冠;子房上位,通常2室,每室有胚珠2,着生于中轴胎座上。核果卵形至椭圆形,略呈三角形,长3.5~4.5厘米,宽1.5~2厘米,成熟时黑紫色,表面平滑,核木质,两端钝,内有种子1~3,种子无胚乳。花期5~7月。果期8月。
本植物的根(乌榄根)、叶(乌榄叶)、种仁(乌榄仁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生于平原、丘陵地、山地密林中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广西,云南等地。
性味
酸涩,平。
①《广州记》:"苦涩。"
②《本草拾遗》:"酸,平,无毒。"
③《纲目》:"酸,辛,无毒。"
④《纲目拾遗》:"性温,味涩甘。"
功能主治
止血,化痰,利水,消痈肿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心中恶水,水气。"
②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止血。"
③《本草求原》:"功近橄榄。"
④《岭南采药录》:"火煅存性,止血化痰。少盐渍之,名榄豉,乳痈初起,煎水洗之可消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乌榄树皮
- 万年青叶
- 乌梢蛇
- 乌榄仁
- 万丈深茎叶
- 万年青花
- 乌头附子尖
- 雁肪
- 刺人参
- 火焰兰
- 瓜馥木
- 乌榄叶
- 万寿菊花
- 乌梅
- 乌棒子
- 乌头叶蛇葡萄
- 乌桕子
- 万丈深
- 万寿菊叶
- 乌桕
- 向日葵壳
- 万寿菊
- 万年蒿
- 万年青
- 万年青根
- 乌口树
- 乌桕根皮
- 黄羊角
- 决明子
- 狗骨柴
- 乌尼参
- 乌当归
- 尖子木
- 蔓荆子
- 秋海棠果
- 松节油
- 水飞蓟
- 白桂
- 万年柏
- 黄海葵
- 海南三七
- 大红袍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银南星
- 桃耳七
- 小麦麸
- 黄囊杓兰
- 假苦瓜
- 毛叶兔耳风
- 土细辛
- 斑鸠占叶
- 川黔鸭脚木
- 虾壳钱
- 剪夏罗根
- 东北鼢鼠
- 小柿子叶
- 黑草
- 大田基黄
- 梅叶
- 可爱花
- 血当归
- 博落回
- 亮菌
- 羊血
- 野棕
- 小果栀子
- 酒
- 糙叶千里光
- 五气朝阳草
- 川山橙果
- 螃蟹七
- 降真香
- 倒地铃
- 粘鱼须
- 轮叶棘豆
- 棕树根
- 对叶油麻叶
- 青藤
- 女儿茶
- 野灯草
- 雉
- 白果叶
- 葛叶
- 蚍子草
- 麻油
- 紫背金盘草
- 鹊豆
- 九节风
- 柳兰叶风毛菊
- 草柏枝
- 头花杜鹃
- 黄心果
- 狭叶香茶菜
- 五色梅花
- 吴茱萸叶
- 五指茄
- 乌蛇
- 午香草
- 吴茱萸根
- 乌骨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