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脚乌桕
《中华本草》:独脚乌桕
拼音注音
Dú Jiǎo Wū Jiù
别名
山番薯、土大黄、独脚乌扣、山葫芦、粉藤头、粉藤薯、块根山鸡蛋、粉藤蛋。
英文名
Root of Kerr Treebine
出处
出自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ssus repens (Wight et Arn.)Lam.[Vitis repens Wight et Arn.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取块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白粉藤 草质藤本,长达数米。卷须二叉状分枝,与叶对生;小枝通常被白粉,枝稍带肉质,绿色,横切面为钝四角形,有纵条纹,干时易在节上脱离。单叶互生;叶辆长4-5cm,无毛;托叶斜菱形,基部楔形;叶片膜质,心状卵形或狭卵形,长5-10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截形,边缘有疏锐小锯齿或有时仅3浅裂,上面绿色,平时表面灰绿色,下面浅绿色,两面无毛。花两性,聚伞花序与叶对生,长约3cm,被疏柔毛,少花,第1次分枝呈伞形状;花梗长约3mm,基部常有小苞片;花萼盘状,全缘,外有微柔毛及睫毛;花瓣4,分离;雄蕊4,与花瓣对生;花盘杯状,子房略短于雄蕊,花柱极短,近钻形。浆果肉质,倒卵形或球形,长约6mm,熟时紫色。种子1颗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,生长适温25-30℃,在半荫蔽的环境生长茂盛,一般土壤均可种植。[br]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。于春暖时新芽萌发前,选健壮的枝条,长15cm左右,斜插入苗床10cm,插后压紧,浇水,经30-40d,生很长叶时,按行株距150cm×100cm移栽。[br]田间管理 当定植苗高40cm左右时,搭棚架,让藤蔓攀援,或在株旁插竹竿、枝条,引蔓上架。每季度中耕除草1次,同时培土并追施人粪尿或复合肥,冬季追施堆肥或厩肥。[br]病虫害防治 吹棉介壳虫,为害叶片及嫩茎,可用50%马拉松1000-1500倍液或松碱合剂防治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m左右的山坡、路旁矿地或河谷两岸的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台湾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茎含酚类、氨基酸、皂甙、有机酸。
性味
苦;微辛;性凉
归经
心;肾经
功能主治
活血通络;化痰散结;解毒消痈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瘰疬痰核;痈肿疮毒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孕妇忌服
各家论述
1.《陆川本草》:行血破积。治跌打损伤,暗伤积血。2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杀菌,埋口,生肌。治远年烂疮,久不收口。3. 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散结消肿,清热止痛。治淋巴结结核,肾炎,痈疽疮疡,毒蛇咬伤。
临床应用
用于死胎引产。取鲜白粉藤1节(约离根部4-5节以上),长约8-10cm,直径约 l-1.5cm,削去青皮,一端钝圆,另端系丝线,高压消毒,在12小时内应用。常规阴道及宫颈消毒后,将钝圆端缓缓插入宫颈,注意不可碰到阴道壁,宫颈外口留1.5-2cm,线头垂于阴道内,然后在阴道及后弯窿处塞以消毒纱布,以防滑脱。一般24-48小时换药1次,直至死胎排出为止。观察37例,36例用药后死胎皆自然娩出,胎盘也随后娩出,另 l例做徒手剥离。死胎娩出时间最快3小时,最慢168小时,大多在12-48小时内。胎盘娩出时间均在死胎娩出后30分钟内。未发现不良副作用,无寒战发热,无产后大流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独脚乌桕
拼音注音
Dú Jiǎo Wū Jiù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茎藤。秋、冬采挖。
原形态
白粉藤,又名:白薯藤、白面水鸡、假葡萄。
草质藤本,长达数米,全体无毛或幼时被白粉。幼茎稍肉质,绿色,钝四角形。单叶互生,心状卵形,长5~10厘米,常3浅裂,先端渐尖,边缘有稀疏的、尖锐的小锯齿;具长柄;叶腋有不分枝的卷须。聚伞花序与叶对生,具柄,伞房状;花梗长于花;花小,淡绿色;花萼极小,截头形;花瓣厚,卵状三角形,长约2毫米;雄蕊4,与花瓣对生;花盘4裂,子房2室,花柱钻形。浆果倒卵形,长约6毫米,有种子1颗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分布我国南部。
化学成分
茎含酚类、氨基酸、皂甙、有机酸。
性味
甘苦,凉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甘苦,微寒。"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辛,平,有小毒。"
③《广东中草药》:"淡微辛,平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散结,行血。治肾炎,痈疽疮疡,淋巴结结核,跌打损伤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行血破积。治跌打损伤,暗伤积血。"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杀菌,埋口,生肌。治远年烂疮,久不收口。"
③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散结消肿,清热止痛。治淋巴结结核,肾炎,痈疽疮疡,毒蛇咬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布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临床应用
用于死胎引产:取鲜白粉藤1节(约离根部4~5节以上),长约8~10厘米,直径约1~1.5厘米,削去青皮,一端钝圆,另端系丝线,高压消毒,在12小时内应用。常规阴道及宫颈消毒后,将钝圆端缓缓插入宫颈,注意不可碰到阴道壁,宫颈外口留1.5~2厘米,线头垂于阴道内,然后在阴道及后穹窿处塞以消毒纱布,以防滑脱。一般24~48小时换药1次,直至死胎排出为止。观察37例,36例用药后死胎皆自然娩出,胎盘也随后娩出,另1例做徒手剥离。死胎娩出时间最快3小时,最慢168小时,大多在12~48小时内。胎盘娩出时间均在死胎娩出后30分钟内。未发现不良副作用,无寒战发热,无产后大流血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独活
- 蒺藜花
- 榔榆叶
- 南蛇竻苗
- 冬瓜
- 香槐
- 赤火绳
- 石楠
- 水牛角
- 斑叶紫金牛
- 厚叶贯众
- 金丝刷
- 丽江青木香
- 青药
- 奶椎
- 楸叶
- 黄藁本
- 芒茎
- 广州山柑
- 扶桑花
- 多穗石柯果
- 倒地铃
- 慈竹茹
- 公母草
- 水菖蒲
- 半支莲
- 白苋
- 生瓜
- 家独行菜
- 篑草
- 砂仁花
- 铁草鞋
- 苏铁叶
- 凤庆鸡血藤
- 水葫芦根
- 沙拐枣
- 马骨
- 素兴花
- 韭子
- 苏铁花
- 蓍实
- 麦角
- 乳花
- 水黾
- 蒴莲
- 波罗蜜叶
- 砂漏芦根
- 碎密花
- 铅粉
- 马边绣球
- 水虾子草
- 菘菜子
- 吹风藤
- 水虱草
- 八爪金龙
- 菘子
- 蒒实
- 大串连果
- 尖叶子打虫药
- 山荆子
- 红郎伞
- 肾果小扁豆
- 马牙贯众
- 大麻叶佩兰
- 竹鼠子油
- 鱼香草
- 小一把抓
- 毒鱼藤
- 响铃豆
- 向日葵根
- 夏腊梅
- 小金樱子
- 新疆紫草
- 绛梨木子
- 野京豆
- 籼米
- 向日葵壳
- 神黄豆
- 虱婆草
- 淡豆豉
- 蓝花棘豆
- 赪桐叶
- 生姜
- 大苞叶千斤拔
- 秀丽槭
- 石豇豆
- 仙人杖
- 鹅内金
- 白龙穿彩
- 芨芨草花
- 甲香
- 北风草
- 小虎耳草
- 小粉
- 珠果黄紫堇
- 仙人掌
- 草果
- 九节风
- 青鱼枕
- 红辣槁树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