滇藏方枝柏
《中华本草》:滇藏方枝柏
拼音注音
Diān Cánɡ Fānɡ Zhī Bǎ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柏科植物滇藏方枝柏的球果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bina wallichiana(Hook.f.et Thoms.)Kon.[Juniperus wallichiana Hook..et.Thoms.;Sabina wallichiana(Hook.f. et Thoms.)Kom. Var.meinocarpa(Hand.Mazz.)Cheng et L.K.Fu]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熟时采收,搓揉去外壳,取种子,晾干,备用。
原形态
滇藏方枝柏,灌木,高1-2m,常呈匍匐状,稀为乔木。枝条灰褐色,裂成不规则薄片;具鳞叶的末端分枝较粗,四棱形,鳞叶先端尖或印,背面下部或中部有腺体;幼树具刺叶,长4-7mm,上面淡绿灰色,中下部有隆起的中脉,下面有钝脊。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,长6-9mm,径5-7mm,熟时黑褐色。种子1(稀2),卵圆形或略成锥状球形,先端钝尖,基部圆,纵脊不明显,侧面具浅槽纹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4300m的高山地带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去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涩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安神。主风湿痹痛;失眠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熬膏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兔肉
- 煅石膏
- 佩兰
- 兔儿伞
- 台湾泡桐
- 土三七
- 杜茎山
- 杜衡
- 杜鹃花叶
- 灯油藤子
- 川谷根
- 椴树
- 土燕窝
- 淡竹根
- 滇南鸟足兰
- 滇姜三七
- 牛心茄子
- 独脚乌桕叶
- 兔骨
- 滇绿豆
- 独脚蟾蜍
- 杜仲藤叶
- 杜鹃花根
- 滇南冠唇花
- 滇绣球
- 滴滴花
- 纤枝山柑
- 独叶岩珠
- 独椒
- 吐烟花
- 团花龙船花
- 土千年健叶
- 滇海水仙花
- 杜仲藤
- 椴树根
- 滇西风毛菊
- 杜仲叶
- 土八角
- 滇榧子
- 土中闻
- 点乳冷水花
- 三钻七
- 台湾泡桐叶
- 土半夏
- 松针
- 滇竹根七
- 滇池海棠
- 台湾海棠
- 独叶一枝花
- 麻口皮子药
- 牛肋筋
- 香草仔
- 美味牛肝
- 点头菊
- 砧草
- 黑色鳞毛蕨
- 西南山茶
- 独龙
- 伽喃香
- 翻白叶
- 白附子
- 滇五味
- 滇瓦花
- 鲃鱼
- 粘山药
- 金花茶花
- 白犁头草
- 藏青杠
- 井边茜
- 岩茴香
- 竹节菜
- 斩木橿子
- 青蒜
- 阳桃花
- 蜂蝇
- 麝香草
- 白菊花根
- 鲜地黄
- 黑石耳
- 蝎子草
- 象牙参
- 皮哨子
- 狗心
- 黄锁梅根
- 石米
- 鸭脚罗伞
- 青稞
- 矮人陀
- 鱼肠草
- 鳖甲
- 鸳鸯
- 毛花洋地黄
- 酸果藤
- 风箱树根
- 酸不溜根
- 甘肃棘豆
- 鹰头
- 散血藤
- 钩吻
- 阔叶麦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