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名木皮
《中华本草》:无名木皮
拼音注音
Wú Mínɡ Mù Pí
英文名
Bark of Common pistache
出处
出自《海药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漆树科植物无名木Pistacia vera L.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stacia vera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剥取树皮,晒干。
原形态
阿月浑子 落叶小乔木,高5-7m。小枝粗壮、圆柱形,具条纹和小皮孔,被微柔毛或近无毛;幼枝常被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通常具3小叶,稀5小叶;叶柄上面平,无翅或具狭翅;小叶无柄或几无柄,叶卵形或阔椭圆形,长4-10cm,宽2.5-6.5cm,顶生小叶较大,先端钝或急尖,具小尖头,基部阔楔形、圆形或截形,侧生小叶基部常不对称,全缘,叶上面无毛,叶下面疏被微柔毛,革质。花雌雄异株;圆锥花序长4-10cm,花序轴及分枝被柔毛,具条纹,雄花序宽大,密集;雄花花被3-5,长圆形,大小不等,雄蕊5-6;雌花花被3-5,长圆形,膜质,边缘具卷曲睫毛;子房无柄,长圆形,长约lmm,花柱长约0.5mm。核果卵形或长椭圆形,果柄长约3cm,果较大,长约2cm,宽约1cm,先端急尖,具细尖头,成熟时黄绿色至粉红色。花期3-5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我国新疆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产叙利亚、伊拉克、伊朗、前苏联西南部及南欧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温肾;祛湿。主肾虚阳痿;阴囊湿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《海药本草》:主阴肾萎弱,囊下湿痒,并宜煎取其汁水浴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无名木皮
拼音注音
Wú Mínɡ Mù Pí
出处
《海药本草》
来源
为漆树科植物无名木的树皮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无名子"条。
性味
《海药本草》:"辛,大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《海药本草》:"主阴肾萎弱,囊下湿痒,并宜煎取其汁小浴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杜楝
- 毒芹根
- 鹅脚木叶
- 淡竹笋
- 扶桑
- 扶桑金星蕨
- 万年蒿
- 峨眉香科
- 发菜
- 尾叶山柑
- 淡竹壳
- 无名异
- 发痧藤
- 独脚柑
- 万年青根
- 乌豆根
- 五叶藤
- 二叶舌唇兰
- 峨参叶
- 峨眉耳蕨
- 杜鹃
- 滇南千里光
- 乌苏里黄芩
- 乌金草
- 耳水苋
- 娃儿藤
- 佛手柑根
- 五倍子
- 饿蚂蝗
- 滇丹参
- 文竹
- 滇白药子
- 凤冠草
- 二叶舞鹤草
- 二色内风消
- 伏牛花
- 滇常山花
- 凤尾茶
- 万寿菊花
- 蜈蚣兰
- 膜蕨囊瓣芹
- 杜茎山
- 滴血根
- 鹅管石
- 五灵脂
- 大鲵
- 弹刀子菜
- 大叶骨碎补
- 大还魂草
- 逼血雷
- 鼻血雷
- 福建柏
- 鳖脂
- 蝙蝠葛
- 遍山红
- 赤麻
- 建兰叶
- 长瓦韦
- 齿叶泥花草
- 蝮蛇蜕皮
- 榕树胶汁
- 薜荔汁
- 复叶披麻草根
- 石菖蒲花
- 粉防己
- 菠萝皮
- 粉团花根
- 五香草
- 灯笼花
- 独一味
- 乌梅
- 滇列当
- 鹗骨
- 滇山茶
- 分筋草
- 点头菊
- 五龙根
- 鹅胆
- 滇五味
- 五指毛桃果
- 滇南美登木
- 乌头叶蛇葡萄
- 淡花当药
- 佛手
- 万寿菊叶
- 娃娃鱼
- 佛手柑
- 凤尾兰
- 二仙桃
- 滇白芷果
- 滇地黄连
- 佛手露
- 凤凰毛
- 佛甲草
- 滇肉棒
- 独叶白芨
- 乌蛇卵
- 五指毛桃根
- 杜根藤
- 鹅不食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