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萸叶五加
《中华本草》:吴萸叶五加
拼音注音
Wú Yú Yè Wǔ Jiā
别名
树三加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吴茱萸五加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euosiaefolius Franch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挖根,除去须根和泥沙,用木槌敲根,使木心与皮部分离,抽去木心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乔木,高2-12m。枝暗色,无刺;新枝红棕以,无毛,无刺。叶有3小叶,在长枝上互生,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5-10cm,密生淡棕以短柔毛,不久即脱落;小叶片长6-12cm,密3-6cm,中央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,两侧小叶片基部歪斜,较小,下面脉腋有簇毛,边缘全缘或有锯齿,齿有或长或短的刺尖;小叶无柄或有短柄。伞形花序或复伞形花序,有多数或少数花;总花梗长2-8cm,无毛;花梗花后延长,无毛;萼无毛,边缘全缘;花瓣5,花时反曲;雄蕊5;子房2-4室;花柱2-4,基部合生,反曲。果实球形或略长,径5-7mm,黑色,有2-4浅棱,花柱宿存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300m的森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;活血舒筋;理气化痰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痛;水肿;跌打损伤;劳伤咳嗽;哮喘;吐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滇南美登木
- 华南胡椒
- 虾蟆
- 横经席
- 杜楝
- 苏木蓝
- 葱白
- 铁粉
- 牛尾泡
- 麦撇花藤
- 蓝花子
- 粗叶悬钩子
- 苦檀子
- 矮脚苦蒿
- 蜣螂
- 阴香皮
- 吴茱萸叶
- 鱼油
- 剑皮树菌
- 野菊花
- 通脉丹
- 白扁豆
- 金堂葶苈
- 路郎鸡
- 人参果
- 金缕梅
- 庵闾子
- 梨
- 马蹄金
- 香港四照花
- 粗叶卷柏
- 刺郎果
- 小旋花
- 山莴苣
- 石龙子
- 仰天钟根
- 贝齿
- 鸊鷉
- 蜂窝草
- 栾樨
- 白豆
- 毛花槭
- 垂丝海棠
- 岩筋菜
- 黄瓜藤
- 马心
- 波罗蜜核中仁
- 人中黄
- 石松子
- 水仙
- 紫花芥
- 麻油
- 石蔓藤
- 白常山
- 宜昌荚蒾叶
- 大唇香科科
- 紫茉莉子
- 猫爪草
- 蒟酱
- 旱荷叶
- 楤木叶
- 叉歧繁缕
- 石韦根
- 砂仁花
- 睡菜
- 美丽胡枝子
- 罗锅底
- 毛叶石楠
- 铜锤草
- 白茅花
- 凤仙根
- 莨菪
- 盐蛇
- 冬瓜皮
- 甘肃棘豆
- 红杉皮
- 檀香泥
- 广防己
- 野鸦椿根
- 旋复花
- 杠香藤
- 金雀根
- 黄瓜仁草
- 黄花绿绒蒿
- 红果冬青
- 蛇蜕
- 大叶骨碎补
- 扁竹根
- 剪红纱花
- 烟管蓟
- 老君须
- 山鸡蛋
- 火绳树
- 秀丽野海棠
- 细叶草乌
- 酸模叶橐吾
- 红毒茴
- 老鸦花藤
- 腽肭脐
- 红花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