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萸叶五加
《中华本草》:吴萸叶五加
拼音注音
Wú Yú Yè Wǔ Jiā
别名
树三加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吴茱萸五加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euosiaefolius Franch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挖根,除去须根和泥沙,用木槌敲根,使木心与皮部分离,抽去木心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乔木,高2-12m。枝暗色,无刺;新枝红棕以,无毛,无刺。叶有3小叶,在长枝上互生,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5-10cm,密生淡棕以短柔毛,不久即脱落;小叶片长6-12cm,密3-6cm,中央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,两侧小叶片基部歪斜,较小,下面脉腋有簇毛,边缘全缘或有锯齿,齿有或长或短的刺尖;小叶无柄或有短柄。伞形花序或复伞形花序,有多数或少数花;总花梗长2-8cm,无毛;花梗花后延长,无毛;萼无毛,边缘全缘;花瓣5,花时反曲;雄蕊5;子房2-4室;花柱2-4,基部合生,反曲。果实球形或略长,径5-7mm,黑色,有2-4浅棱,花柱宿存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300m的森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;活血舒筋;理气化痰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痛;水肿;跌打损伤;劳伤咳嗽;哮喘;吐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七叶胆
- 五指山参
- 苦檀子
- 钻天杨
- 李
- 岩扫把
- 牛蹄甲
- 华凤仙
- 毛勾儿茶
- 阿里红
- 前胡
- 大叶青木香
- 洋地黄
- 绒白乳菇
- 麒麟尾
- 木香花
- 芙蓉花
- 火秧竻叶
- 瑞香狼毒
- 屎咕咕
- 西南菝葜
- 葱叶
- 棱萼母草
- 西藏水黄连
- 黎辣根
- 北鹤虱
- 椴树根
- 紫金莲
- 树火麻
- 雀麦
- 鸡屎藤
- 红背桂
- 黄桷皮
- 楮头红
- 卷伞菌
- 黄唇鱼肝
- 麝香壳
- 藤槐
- 粤瓦韦
- 生姜皮
- 水曲柳
- 叉歧繁缕
- 钓鱼竿
- 通花花
- 土茯苓
- 老鸦柿
- 薅田藨根
- 章鱼
- 朝鲜一枝黄花
- 扁担杆
- 柳屑
- 山野豌豆
- 罗盖叶
- 瓣蕊唐松草
- 上天梯
- 辣椒
- 冰糖草
- 大一箭球
- 霞天膏
- 忍冬藤
- 唇香草
- 楮叶
- 蔓赤车
- 山郎木叶
- 黄花小二仙草
- 覆盆子
- 小对叶草
- 灵香草
- 见血封口
- 鹦哥花藤
- 铁牛钻石
- 石榴花
- 兰香草
- 马铃根
- 胎生铁角蕨
- 小山稔
- 血人参
- 金钟茵陈
- 石米
- 荷苞花
- 枸橘
- 石南藤
- 炮仗花
- 斑竹花
- 出山虎
- 十二槐花
- 烂泥蒿
- 贯众
- 龙眼花
- 老虎俐
- 梁王茶
- 过山风
- 三枝枪
- 金丝桃果
- 酸不溜
- 南天竹梗
- 栓皮栎
- 三股筋
- 蜂窝草
- 地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