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黄芩
《中华本草》:峨眉黄芩
拼音注音
é Méi Huánɡ Qín
别名
白藿香
英文名
Omei Skullcap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黄芩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utellaria omeiensis C. Y. Wu.采收和储藏:6-8月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横走,节上具匍匐枝。茎直立,高50-100cm,钝四棱形,深四槽,沿棱角上密生白色贴伏疏柔毛,茎中部叶柄长达1.7cm,腹凹背凸,被白色贴伏柔毛;叶片坚纸质,卵圆形或长卵形,长2-5cm,宽1-3cm,茎中部者最大,茎的两端者渐小,先端短渐尖至长渐尖,基部近圆形或平截而下延,边缘具圆具,上面散布下面仅沿脉上被白色具节小疏柔毛。花序总状,顶生或腑生,长3.5-9cm,少花,花序轴密被白色上曲微柔毛;花梗长3mm,密被具腺微柔毛;苞片卵圆形或长圆形,在花序中部以上者长4-7mm,均具短柄,全缘,被稀疏白色微柔毛;花萼长约2.5mm,果时长约4mm,被具腺微柔毛,口部上方边缘被具节疏柔毛,盾片极发达,高2.2mm,果时竖起呈倒卵形,高达5mm。花冠黄色至紫红色,长约2.2cm,外被具腺短柔毛,内无毛,冠筒中部直径1.8mm,基部前方稍膝油状膨大,冠檐二唇形,上唇半圆形,宽2.8mm,内凹,先端微缺,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,两侧裂片卵圆形,宽约2mm;雄蕊4,前对较长,微露出,具能育半药,退化半药明显,后对雄蕊较短,具全药;花柱丝状,先端锐尖,微裂;花盘前方隆起,后方延伸成极短的子房柄;子房4裂,后对裂片稍发达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亚热带阔叶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南部。
功能主治
化湿和中;除秽止呕。主湿滞痞满;霍乱呕吐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各家论述
《四川中草药》:民间用于藿乱呕吐,又有除风去臭的功效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绢毛苣
- 酒饼婆
- 茳芒
- 酒药花
- 冬瓜叶
- 扁豆叶
- 浮小麦
- 翠蓝草
- 野塘蒿
- 馒头蟹
- 显子草
- 回回豆
- 蝙蝠草
- 地刷子
- 白饭树
- 鹅管石
- 枳椇木皮
- 大青草
- 青叶丹
- 苘麻根
- 荞麦叶
- 橙子皮
- 青葙
- 排骨灵
- 杜鹃兰
- 扭肚藤
- 金顶蘑
- 铁锈
- 驼乳
- 猪毛蕨
- 朱砂草
- 冬葵叶
- 老鼠瓜
- 豨莶根
- 青榨槭
- 羽叶三七
- 铁苋菜
- 雷公七
- 玫瑰茄
- 冬瓜皮
- 铁华粉
- 铁色箭
- 铜罗汉
- 刺葡萄根
- 止泻木皮
- 大叶矶松
- 铧尖草
- 铅霜
- 猪毛针
- 还阳参
- 百里香
- 土大黄
- 铁蚂蟥
- 草金杉
- 南蛇藤
- 甜地丁
- 川牛膝
- 青果
- 青箭杆草
- 排钱树
- 桃儿七果
- 二色补血草
- 饿蚂蝗
- 鹅掌楸
- 鹅蛋壳
- 黄草乌
- 灵寿茨
- 了哥王子
- 碎米荠
- 鹈鹕脂油
- 干饧糟
- 抓地龙
- 阳雀花
- 花椒根
- 糖橘红
- 青羊参
- 小罗伞
- 铁骨银参
- 荚囊蕨
- 伽喃香
- 川素馨
- 血水草
- 耳水苋
- 关木通
- 金线兰
- 蘘荷花
- 小鸦葱
- 铁力木
- 野苦荬菜
- 野芝麻根
- 仙半夏
- 峨山草乌
- 轮叶八宝
- 小米柴
- 药王茶
- 金星蕨
- 木姜花
- 花生衣
- 美人蕉
- 跳八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