滇藁本
《中华本草》:滇藁本
拼音注音
Diān Gǎo Běn
别名
黑藁本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丽江藁本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gusticum delauayi Franch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根细长,长达10cm,下部分叉。茎圆柱形,中空,具纵条纹,有分枝。基生叶及下部叶叶柄长6-25cm,基部扩大或叶鞘;叶片轮廓长圆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5-15cm,宽2-10cm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,小羽片呈鹿角状分叉,末回裂片窄线形至刚毛状,长1-5mm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,直径3-10cm;总苞片1-4,线状披针形,边缘白色膜质;小总苞片10,披针形;萼齿钻形;花瓣白色,倒卵形。花柱基略隆起。花期8-9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800-3800m的灌丛及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丽江地区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杀虫止痒。主感冒夹湿;头痛;风湿痹痛;泄泻;妇女阴道痒痛;疥癣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将军
- 白猪栗根
- 四念癀
- 鸭脚木
- 土千年健
- 粗黄草
- 羊角纽花
- 对叶四块瓦
- 小青藤香
- 坡参
- 野槟榔
- 红花锦鸡儿
- 粗毛蹄盖蕨
- 红鬼笔
- 荷苞花
- 帕梯
- 麂肉
- 天浆壳
- 洪连
- 皱叶狗尾草
- 假连翘
- 土香薷
- 熊掌
- 头花猪屎豆
- 蚌花
- 痄腮树
- 黑塔子叶
- 越南樟皮
- 显脉香茶菜
- 虎刺
- 臭草
- 红绵藤
- 凉喉茶
- 榔榆茎叶
- 茉莉花
- 臭灵丹
- 大青
- 米来瓜
- 大理菊
- 木香
- 野猪胆草
- 阿氏蒿
- 虫实
- 两面针
- 山白龙
- 牛角腮
- 糖茶藨
- 斑鸠木
- 大泡通叶
- 酒饼婆
- 獭肉
- 酪
- 土箭芪
- 粉绿藤
- 茸毛木蓝
- 杉塔
- 类梧桐
- 尾花细辛
- 榆树
- 鲤鱼目
- 小狼毒
- 野前胡
- 野冬青果
- 羊角拗
- 衣鱼
- 东风菜
- 蒙莸
- 莠狗尾草
- 小草
- 红管药
- 雉脑
- 蔓斑鸠菊
- 雉肝
- 臭菘种子
- 白线薯
- 水麻叶
- 尖刀苦马菜
- 大叶紫薇
- 苣荬菜
- 蔓赤车
- 药王茶
- 桑螵蛸
- 白花蛇目睛
- 大麦秸
- 海星
- 变异鳞毛蕨
- 蒒实
- 石蚕
- 海莲果
- 马比木
- 柏树油
- 秀丽野海棠
- 泉水
- 虎骨
- 蝇虎
- 滨海前胡
- 羊血
- 小粉
- 光叶密花豆
- 海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