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冷水麻
《中华本草》:大冷水麻
拼音注音
Dà Lénɡ Shuǐ M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长序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melastomoides(Poir.)Wedd.[Urtica melastomoides Poir.;Pilea.trinervia sensuWedd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高大草本,高1-2m。无毛,多汁;茎基部本质化,上部节间明显变短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4-12cm;托叶三角形,长约2mm;叶片宽椭圆形、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长圆形,稀卵状披针形,长10-22cm,宽3-15cm,先端渐尖或短尾状,基部楔形,稀圆形,两面无毛,有时在下面脉上有短柔毛,钟乳体细,纺锤状条形,常在下面明显;基出脉3条。雌雄异株或同株;花序圆锥状直立,总梗粗壮,长15-35cm,雌花序斜伸或稍下垂,分枝较少,具较短的总梗,长2-12cm;雄花直约1mm,花被片与雄蕊4;雌花长约0.8mm,花被片3,不等大。瘦果,卵形,压扁,长约1mm,成熟时近边处有一圈稍隆起的褐色棱纹,其内常有疣点。花期8-9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1750m的阔叶林下和山谷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淡;涩;性平
功能主治
祛瘀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无名肿毒;丹毒;痈疽疮疡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荔枝藤
- 透骨香
- 冰草
- 白肚
- 槲实仁
- 扁担藤
- 野山芝麻
- 四指马鲅
- 山岗稔
- 铜棒锤
- 四照花果
- 射干
- 丝茅七
- 伞杨
- 野厚朴
- 野猪胆
- 端哼
- 水蛭
- 白枪杆根
- 半把伞
- 升药
- 毛荚决明
- 野冬青果
- 北细辛
- 沙棘豆
- 巴豆树根
- 野胡萝卜根
- 野猪胆草
- 香圆子
- 楸木果
- 八楞麻
- 巴豆壳
- 小扁豆根
- 巴掌草
- 升麻
- 古山龙
- 泉水
- 胡枝子根
- 石首鱼鲞
- 小叶买麻藤
- 厚朴子
- 白猪母菜
- 四叶葎
- 八月瓜
- 茄根
- 水蛇皮
- 三叶青
- 打虫果
- 双肾草
- 山兵豆
- 山蜘蛛
- 瘿花香茶菜
- 玉芙蓉
- 双翎草
- 白杨叶
- 白活麻
- 狗蚁草
- 洋草果
- 全叶马兰
- 白果紫草
- 伤寒草
- 苘麻
- 野樱桃
- 白花菜根
- 三股筋
- 南沙参
- 射罔
- 商陆花
- 斑叶兰根
- 蝮蛇骨
- 碎米柴
- 杄木
- 上石田螺
- 八股绳
- 千里找根
- 少花腰骨藤
- 唢呐花
- 大马蓼
- 三分丹
- 少年红
- 蕨麻草
- 黄竹参
- 芒硝
- 柿
- 生姜
- 双叶金枪
- 丝毛毛毡草
- 球花马蓝
- 托里贝母
- 云南美登木
- 大金香炉
- 三角草
- 野丁香
- 包谷火焰包
- 野桂皮
- 三爪龙
- 娑罗子
- 四孢蘑菇
- 雅丽千金藤
- 山枇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