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冷水麻
《中华本草》:大冷水麻
拼音注音
Dà Lénɡ Shuǐ M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长序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melastomoides(Poir.)Wedd.[Urtica melastomoides Poir.;Pilea.trinervia sensuWedd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高大草本,高1-2m。无毛,多汁;茎基部本质化,上部节间明显变短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4-12cm;托叶三角形,长约2mm;叶片宽椭圆形、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长圆形,稀卵状披针形,长10-22cm,宽3-15cm,先端渐尖或短尾状,基部楔形,稀圆形,两面无毛,有时在下面脉上有短柔毛,钟乳体细,纺锤状条形,常在下面明显;基出脉3条。雌雄异株或同株;花序圆锥状直立,总梗粗壮,长15-35cm,雌花序斜伸或稍下垂,分枝较少,具较短的总梗,长2-12cm;雄花直约1mm,花被片与雄蕊4;雌花长约0.8mm,花被片3,不等大。瘦果,卵形,压扁,长约1mm,成熟时近边处有一圈稍隆起的褐色棱纹,其内常有疣点。花期8-9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1750m的阔叶林下和山谷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淡;涩;性平
功能主治
祛瘀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无名肿毒;丹毒;痈疽疮疡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榧根皮
- 大叶仙茅
- 大发表
- 大叶金花草
- 紫藿香
- 大叶凤仙花
- 大叶鸡菊花
- 大黄花
- 红毛走马胎
- 玉兰花
- 老来青
- 木菠萝
- 苏铁根
- 羊齿天冬
- 猫耳朵草
- 蚕蜕
- 猕猴桃藤
- 箭杆风
- 砂仁
- 刺芋
- 山胡椒根
- 落花生
- 山扁豆子
- 牡蒿
- 柄果槲寄生
- 白炭
- 关公须
- 厚皮树
- 千金花
- 石桢楠根
- 胡葱子
- 药用倒提壶
- 半柱花
- 新疆紫草
- 石楠
- 牡丹皮
- 变叶美登木
- 三叉虎根
- 肾蕨
- 千金子霜
- 水仙根
- 樗白皮
- 菊三七
- 建兰根
- 重叶莲
- 大头茶
- 石莼
- 岩石羊
- 肾子草
- 三叶乌蔹莓
- 木虾公
- 胭木
- 三品一枝花
- 木槿根
- 厚皮香花
- 石榴根皮
- 石上柏
- 砂漏芦根
- 木姜子
- 檵花
- 石蝴蝶
- 绣线菊根
- 木鳖子根
- 蒴莲
- 砂茴香
- 羊角扭
- 洋葱
- 肉豆蔻衣
- 灵芝
- 羊屎果树皮
- 南天仙子
- 银线草根
- 兔皮毛
- 胡豆草
- 野靛
- 菘子
- 野苦梨根
- 草果
- 细草
- 扁豆
- 黑塔子叶
- 黑塔子
- 一朵云叶
- 竹蠹虫蛀末
- 沙前胡子
- 皂荚根皮
- 工布乌头
- 栀子根
- 皂荚子
- 藏荆芥
- 杠香藤
- 一窝鸡
- 川山橙根
- 菜板
- 黑塔子根
- 苡芭菊
- 红树皮
- 川楝子
- 鳢鱼
- 桂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