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二郎箭
《*辞典》:大二郎箭
拼音注音
Dà èr Lánɡ Jiàn
别名
虾子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过江藤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铜锤草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来源
为马鞭草科植物大二郎箭的全草。在栽种当年的9~10月可采收一次。以后每年都可采收2次,第一次在6~7月,第2次在9~1O月。采收后,拣去杂草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蔓性草本。分枝直立,被粗毛。茎匍匐地面,触地生根,长15~90厘米。叶对生;近于无柄;倒卵形,长1~2.5厘米,质厚,先端钝或浑圆,边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,基部窄楔形。穗状花序,腋生;花小而稠密,花序长椭圆形,长l~2厘米;花序梗甚长,长2~6厘米;花萼钟形,2裂,甚小;花冠近唇形,淡红色;雄蕊4,内藏,2长2短;雌蕊1,2心皮,2室,每室1胚珠。果实干燥,直径不及2毫米,包藏于宿存的萼内,成熟时分裂为2个小坚果。花期8月。
生境分布
多生于向阳的溪流两旁及河岸的砂土中。分布四川等地。
性味
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苦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破瘀生新。治白淋、小便出血和吐血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咳嗽,吐血,血淋,跌打损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注意
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孕妇忌服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风药叶
- 大黄草
- 大叶藤
- 大叶钓樟
- 大对经草
- 多裂独活
- 定草根
- 大蓑衣藤根
- 大红花点地梅
- 大叶钩藤
- 大木通
- 大花卫矛果
- 大叶白花灯笼
- 大青根
- 断板龟
- 大一面镙
- 东风菜
- 单花山竹子
- 齿瓣石豆兰
- 丁香蓼根
- 东北堇菜
- 冬葵叶
- 单头紫菀
- 吊灯花叶
- 地麻黄
- 倒插花
- 地龙
- 倒根野苏
- 橡实壳
- 地菍
- 蜥蜴
- 土羌活
- 金钮扣
- 岩豆
- 柱果木榄叶
- 佛手柑
- 马蹄草
- 心叶秋海棠
- 鲤鱼脑
- 鮠鱼
- 壶卢秧
- 柄果槲寄生
- 蕙实
- 金雀儿
- 红鸡踢香根
- 白矾
- 虎睛
- 水稻清
- 胡颓子根
- 骡宝
- 土附子
- 金丝莲
- 东方乌毛蕨叶
- 甘遂
- 鸡翎草
- 臭黄荆根
- 小金钱草
- 南天竹梗
- 茴香虫
- 红酸杆
- 山狸子肉
- 八宝茶
- 油杉
- 红豆树
- 地柏枝
- 丝绵
- 仙百草
- 鲎胆
- 刺柏
- 水松叶
- 爵床
- 野灯草
- 虾须草
- 樟树叶
- 将军树
- 黄果茄
- 猬心肝
- 青竹标
- 孔雀尾
- 复叶耳蕨
- 老鹤草
- 瓢瓜
- 山茶叶
- 海粉
- 老米酒树
- 金线风
- 赤茯苓
- 土白蔹
- 野油麻
- 风花菜
- 量天尺
- 实葫芦
- 蔷薇根
- 曼陀茄根
- 铅灰
- 金老梅枝
- 黑老虎
- 白杨叶
- 尖头蚱蜢
- 荆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