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叶鬼针草
《*辞典》:三叶鬼针草
拼音注音
Sān Yè Guǐ Zhēn Cǎo
别名
鬼针草
英文名
Herba Bidentis Pilosae
来源
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.的全草。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25~100cm。茎直立,四棱形,疏生柔毛或无毛。中下部叶对生,叶片3~7深化裂至羽状复叶,很少下部为单叶,小叶片质薄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有锯齿或分裂,下部叶有长叶柄,向上逐渐变短;上部叶互生,3裂或不裂,线状披针形。头状花序开花时直径约为8mm,有长梗;总苞片7~8,匙形,边缘有细软毛;外层托片狭长圆形,内层托片狭披针形;舌状花白色或黄色,4~7朵或有时无,部分不育;管状花黄褐色,长约4.5mm,5裂。瘦果线形,成熟后黑褐色,长7~15mm,有硬毛;冠毛芒刺状,3~4枚,长1.5~2.5mm。花果期9~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路边、荒野。分布于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。
化学成分
含蒽醌甙。
性味
性平,味苦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泻。用于肠炎腹泻、阑尾炎、感冒咽痛、肝炎、蛇虫咬伤。
备注
同属植物[b]鬼针草[/b]B.bipinnata L的全草亦药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丝瓜藤
- 光石韦
- 三翅铁角蕨
- 刺桐花
- 丝瓜叶
- 十二槐花
- 犀牛皮
- 石楠
- 翠雀花
- 枪刀药
- 上山龙
- 硬飘拂草
- 杧果核
- 白矾
- 鸦椿卫矛
- 白猪栗根
- 三对节
- 细叶草乌
- 草乌头
- 峨眉半边莲
- 火焰草
- 鼻烟
- 枯萝卜
- 火头根
- 洋白蜡树
- 大绿藤
- 青蒿
- 蝉翼藤
- 樟木子
- 真藓
- 茉莉花
- 鱼蓼
- 温泉
- 龙常草
- 多花胡枝子
- 紫背天葵草
- 独叶白芨
- 竹节七
- 石榴叶
- 红大戟
- 高粱泡叶
- 牛目椒
- 羊奶子
- 小年药
- 柿漆
- 白子菜
- 遍地金
- 银朱
- 毛茎马兰
- 鸭公树子
- 北鱼黄草
- 毛根杜仲
- 刚毛尖子木
- 鼹鼠
- 粳米
- 白藤
- 水翁皮
- 毛果小甘菊
- 粘鱼须
- 山高粱
- 千金坠
- 嫁(虫戚)
- 鲤鱼鳞
- 猴樟
- 黄瘤孢
- 建神曲
- 竹林消
- 蚂蚁上树
- 荷青花
- 金钮扣
- 狭叶山胡椒
- 尖耳贯众
- 制何首乌
- 牛舌草
- 小茜草
- 青蛇莲
- 梅花刺果
- 赤小豆花
- 红榔木
- 马桑树皮
- 齿叶橐吾
- 南方红豆杉
- 白腹锦鸡
- 达仑木
- 蕨
- 木瓜
- 东北桤木
- 刺血红
- 高山唐松草
- 鹄绒毛
- 苜蓿
- 毛脉南蛇藤
- 八角枫
- 老鼠脚迹
- 东紫堇
- 壁钱
- 圆叶茅膏菜
- 信石
- 豨莶果
- 粘毛黄花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