蜈蚣七
《中华本草》:蜈蚣七
拼音注音
Wú Gōnɡ Qī
别名
黑驴蛋、牌楼七、鸡嗦子花、大口袋花、凤凰抱蛋、独龙抢宝
英文名
Rhizome of Bigflower Ladyslipper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毛杓兰或大叶杓兰的根及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ypripedium franchetii Wils.2.Cypripedium fasciolatum Franch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1.毛杓兰,陆生植物,高20-35cm。茎直立,密被长柔毛,上部尤密。叶3-4枚,互生,菱状椭圆形或近宽椭圆形,长达16cm,宽4-6.5cm,先央急尖或短渐尖,边缘具细缘毛。花单生,褐色而具紫色条纹;中萼片近卵形,长4-5.5cm,宽2.5-3cm,渐尖,背面主脉上被短柔毛,边缘具细缘毛,合萼片椭圆形,稍短,宽只为其2/3,先端2齿,亦具类似的短柔毛及细缘毛;花瓣披针形,长5-6cm,宽1-1.5cm,内面基部具长柔毛;唇瓣口径与花瓣长度相等,具明显紫斑点,口部前面内弯,边缘甚宽,内折侧裂片呈三角状,囊底具长柔毛;退化雄蕊箭形或近卵形,长1-1.5cm,基部具柄 及耳;子房被毛。花期5-6月。2.大叶杓兰,陆生植物,高35-40cm。茎无毛或在上部及近关节处具短柔毛,具3-4叶。叶互生;叶片宽椭圆形,长15-20cm,宽6-12cm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。花苞片叶状,卵状披针形。花单生,黄色,稍具紫色条纹,较大,直径可达15cm;中萼片宽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,长5-5.5cm,宽2.8-3.5cm,先端急尖或渐尖;合萼片与中萼片相似,但稍狭,先端具2齿;花瓣条状披针形,长5.5-8cm,宽8-15mm,内侧面紫色且具短柔毛;唇瓣球形,甚大,直径可达5cm,几与中萼片等长,囊往往向上举,口部与茎并行,直径约2cm,边缘具齿,口部周围及底部具紫色斑点,囊底部被毛,内折侧裂片三角形;退化雄蕊椭圆形,长约17mm,基部有耳具短柄;子房条形,被棕色毛。花期5-7月,果期10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毛杓兰生于高寒山区林下阴湿处。2.大叶杓兰生于高寒山区林下或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1.毛杓兰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2.大叶杓兰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辛;温
炮制
花:阴干,研粉,用于止血。
归经
脾;肝;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利水消肿;祛风活血。主全身浮肿;下肢水肿;风湿疼痛;白带过多;淋症;咳嗽;胸胁疼痛;跌打损伤;劳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蜈蚣七
拼音注音
Wú Gōnɡ Qī
别名
牌楼七、黑驴蛋、大口袋花、大花囊兰
来源
兰科杓兰属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artz,以根、根状茎和花入药。秋季采挖,洗净晒干。
性味
苦、辛,温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利尿消肿,活血祛瘀,祛风镇痛。用于全身浮肿,下肢水肿,小便不利,白带,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2~3钱,水煎或泡酒服。
备注
(1)本品研末压片,每次合生药2克,每天3~4次,口服,治疗急性菌痢,取得一定疗效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蜈蚣七
拼音注音
Wú Gōnɡ Qī
别名
黑驴蛋、牌楼七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兰科植物大花杓兰的根、根茎及花。秋季采挖根及根茎,洗净、晒干。
同属植物大叶杓兰的根及根茎亦同等入药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横生,并有鳞芽,着生多数褐色须根。茎直立,高30、50厘米,全株密生白色柔毛。叶互生,卵状椭圆形,长8~16厘米,折迭状,先端尖,基部抱茎,全缘。花单1或2朵着生在茎顶,大形紫色;花被片分内外两轮;外轮披针形,基部连合,先端尖或成二裂;内轮中央的唇瓣成扁球形囊状,口小而有细齿,表面有沟;雄蕊6枚,仅2枚发育;子房下位。蒴果椭圆形。花期5~6月。果熟期9月。
生境分布
喜生于高寒湿润而肥沃的酸性土森林中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西北至西南一带。
性味
苦辛,温,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利尿消肿,活血祛瘀,祛风湿,镇痛。治全身浮肿,下肢水肿,白带,淋症,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,劳伤。花:阴干,研粉,用于止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浸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骨把
- 博落回
- 普陀南星
- 薄荷露
- 鱼鳔
- 湖广草
- 大叶黄杨根
- 球衣藻
- 鸡爪芹
- 牡丹花
- 两指剑
- 大独叶草
- 无患子皮
- 崖棕根
- 岩萝卜
- 龙眼肉
- 白暨豚
- 禾叶墨斛
- 落花生枝叶
- 华东瓶蕨
- 带叶报春花
- 薄叶棘豆
- 小叶眼树莲
- 山藤藤秧
- 土草果
- 杏花
- 金石溜
- 小牛肝菌
- 藕
- 莲须
- 海龙
- 银朱
- 赪桐叶
- 木姜子叶
- 冷水丹
- 山皮条
- 海茜
- 了哥王子
- 牛耳草
- 臭梧桐
- 团叶槲蕨
- 栾华
- 红粉
- 鲻鱼
- 七星剑
- 野黄瓜
- 貒肉
- 山驴骨
- 猫头鹰
- 珠果黄紫堇
- 狗仔花
- 鲮鱼
- 龙眼核
- 四块瓦
- 总状绿绒蒿
- 黑蚂蚁
- 水冬瓜
- 深山黄堇
- 紫背草根
- 鹿脂
- 黄花菜子
- 水飞蓟
- 杨梅根
- 莲房
- 冬瓜
- 糯芋
- 黄花参
- 白地牛
- 黄花母根
- 大麦秸
- 马鬃
- 枳椇子
- 山绿茶
- 红藤蓼
- 寒莓根
- 山荆子
- 女萎
- 续断
- 红靛
- 落花生
- 百里香叶杜鹃
- 诃子核
- 清香桂
- 地茄子
- 苍耳
- 菊苣
- 土附子
- 独叶一枝枪
- 广西莪术
- 蒲草根
- 天雄
- 小血藤叶
- 七星鱼
- 接骨树皮
- 山合香
- 钩钱草
- 岭南杜鹃
- 棕榈子
- 米麦麨
- 宽卵叶山蚂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