篑草
《中华本草》:篑草
拼音注音
Kuì Cǎo
别名
蒲草、咸水草、野席草、席草仔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莎草种植物短叶茳芏的根或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perus malaccensis Lam.var.brevifolius Bocklr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除去茎叶,洗净,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perus malaccensis Lam.var.brevifolius Bocklr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除去茎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短叶茳芏,多年生草本,高80-150cm。有长而木质化的匍匐根茎。秆直立,锐三棱形,平滑。基部有叶片l-2,长不足3cm,宽3-8mm,平展,叶鞘长,棕色。苞片3,叶状,其中1片发达,托着花序。聚伞花序复出;穗状花序松散,有小穗5-10;小穗线形,长5-10mm,宽约lmm,有10余朵花,小穗轴具狭翅;鳞片排列疏松,长圆形,长约2mm,先端钝,无短尖,背面红棕色;雄蕊3,花药线形,药隔突出;花柱短,柱头3,细长。小坚果狭长圆状三棱形,与鳞片近等长,熟时黑褐色。花、果期6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河旁、沟边、近水处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味淡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;利尿。主风火牙痛;吐血;尿血;白带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栗荴
- 饴糖
- 母猪半夏
- 西施舌
- 尖连蕊茶根
- 兰花叶
- 红帽顶
- 水蛭
- 朴树皮
- 广西过路黄
- 六方藤
- 丝瓜子
- 石豇豆
- 黄花苜蓿
- 白鹇
- 茭白
- 伤寒头
- 钟乳石
- 两面刺
- 三轮蒿
- 野牡丹根
- 倒心叶桃叶珊瑚
- 春花木
- 白茅针
- 大白顶草
- 野苦瓜
- 薤白
- 对虾壳
- 茶
- 水八角莲
- 古山龙
- 都咸子
- 塔黄
- 结血蒿
- 白矾
- 癞树叶
- 螺蛳
- 裂叶秋海棠
- 赖草
- 莱菔子
- 藜实
- 蛎菜
- 老蜗生
- 梨
- 猫爪子
- 苏木蓝
- 兜兰
- 红花青藤
- 狼萁草
- 穞豆
- 杯苋
- 裂果卫矛
- 老鸦胆根
- 榄李树汁
- 雀麦
- 沼生柳叶菜
- 老虎刺
- 莲雾
- 绿豆叶
- 大蕉皮
- 金兰
- 老鹤草
- 菱叶
- 痢止草
- 棣棠花
- 新疆木通
- 碗花草
- 榄仁树皮
- 柳叶鬼针草
- 盾叶薯蓣
- 分枝火绒草
- 马桂花
- 莨菪叶
- 翅果唐松草
- 贝子
- 梨叶
- 莲房
- 栾樨
- 亮叶桦根
- 弹裂碎米荠
- 海茜
- 落花生油
- 红毛五加皮
- 芦根
- 蓝桉
- 地涩涩
- 海牛
- 绿豆衣
- 狗肉
- 秋海棠
- 裂叶堇菜
- 鹤骨
- 六月青
- 风藤草根
- 楸叶
- 芦子兰
- 丽春花
- 芦茎
- 绿珊瑚
- 华南胡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