篑草
《中华本草》:篑草
拼音注音
Kuì Cǎo
别名
蒲草、咸水草、野席草、席草仔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莎草种植物短叶茳芏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perus malaccensis Lam.var.brevifolius Bockl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除去茎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短叶茳芏,多年生草本,高80-150cm。有长而木质化的匍匐根茎。秆直立,锐三棱形,平滑。基部有叶片l-2,长不足3cm,宽3-8mm,平展,叶鞘长,棕色。苞片3,叶状,其中1片发达,托着花序。聚伞花序复出;穗状花序松散,有小穗5-10;小穗线形,长5-10mm,宽约lmm,有10余朵花,小穗轴具狭翅;鳞片排列疏松,长圆形,长约2mm,先端钝,无短尖,背面红棕色;雄蕊3,花药线形,药隔突出;花柱短,柱头3,细长。小坚果狭长圆状三棱形,与鳞片近等长,熟时黑褐色。花、果期6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河旁、沟边、近水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味淡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;利尿。主风火牙痛;吐血;尿血;白带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饱饭花枝叶
- 款冬花
- 苦参实
- 薄雪火绒草
- 鸭公藤
- 苦葛花
- 葵花大蓟
- 篦子草
- 油茶子
- 蓖麻子
- 蚌粉
- 水边指甲花
- 补血薯
- 苦瓜子
- 鼬瓣花
- 鼬瓣花根
- 苦菜花子
- 鷩雉
- 铁海棠
- 三匹叶
- 薄荷素油
- 苦石莲
- 鱼虱子
- 苦夭
- 鸭脚木叶
- 苦瓠叶
- 苦苣根
- 鳖头
- 鳖甲胶
- 铁蚂蟥
- 青江藤
- 鼍甲
- 芭蕉油
- 鸭公树子
- 豹肉
- 鹰骨
- 铁扫帚
- 苦豆子
- 铜骨七
- 苦地胆
- 鸭脚木根
- 铁
- 铁海棠花
- 铜罗伞
- 栲栗叶
- 苦丁茶
- 薄荷
- 苦碟子
- 吊岩风
- 苦葛根
- 铁树花
- 青活麻
- 青蒿露
- 青通草
- 鹊
- 鱼眼草根
- 糠油
- 薄雪草
- 苦天茄叶
- 薜荔根
- 苦楝叶
- 鸭脚木皮
- 透茎冷水花
- 苦白蜡
- 饱饭花
- 铅丹
- 滇苦菜
- 青娘子
- 菝葜叶
- 苦丁
- 薜荔果
- 蚌壳草
- 鸭皂树皮
- 貒膏
- 豹子眼睛花
- 苦茶叶
- 栾华
- 蚌
- 鹰不扑
- 苦茄
- 鼍肉
- 青龙藤
- 鱼鹰骨
- 鸢胆
- 鸭公青
- 苦檀子
- 苦绳
- 霸王七
- 鞭打绣球
- 饱饭花果
- 鸨油
- 阔叶十大功劳
- 驼乳
- 鸡蛋七
- 大千生
- 珂
- 空筒泡
- 苦壶卢子
- 薜荔
- 鸭胆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