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白蜡
《中华本草》:苦白蜡
拼音注音
Kǔ Bái Là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凹脉柃的叶和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rya impressinervis Kobuski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,或晒干。
原形态
凹脉柃 灌木,高达3m。顶芽无毛,嫩枝具4条棱脊,无毛,叶互生,薄革质;叶柄长3-5mm,无毛;叶片长椭圆形,长4.2-10.5m,宽1.7-3.5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两面无毛,叶脉在表面下陷,背面隆起,侧脉11-14对,近叶缘处呈弧形连结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常2-3朵腋生;雄花具卵圆形小苞片2枚,萼片5,边缘无腺点;花瓣5;雄蕊15-20,先端有小尖头;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形,但萼片较小;子房长卵形,无毛,花柱长3-3.5mm,先端3裂。果实卵圆形,径约4.5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1800m的山坡、路旁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平
功能主治
祛风;消肿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疮疡肿痛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;或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豹肉
- 青蒿露
- 青娘子
- 苦石莲
- 鳖头
- 铁马鞭
- 青通草
- 山橘叶
- 薄荷素油
- 芭蕉油
- 大树三台
- 苦壶卢花
- 铁皮石斛
- 鳖甲胶
- 荜茇
- 小棕皮头
- 铁树叶
- 篦梳剑
- 芭蕉花
- 蚌壳草根
- 苦瓜藤
- 柯榔木
- 苦刺
- 苦竹根
- 枯萝卜
- 栲栗
- 阔叶假参
- 通骨消
- 空心花
- 鼻烟
- 蓖麻蚕
- 通骨消茎叶
- 青叶胆
- 苦蘵根
- 鳍蓟
- 贴生石韦
- 乌饭子
- 通骨消根
- 榼藤
- 阔叶箬竹
- 苦玄参
- 铜牛皮
- 昆明鸡血藤根
- 苦竹沥
- 刺山茶果
- 红牛皮菜
- 铁蕨鸡
- 芭茅
- 驱虫斑鸠菊
- 薄荷脑
- 青荚叶茎髓
- 苦木叶
- 青杠膏
- 铜锤草根
- 山岗稔
- 苦壶卢子
- 苦豆根
- 青羊角
- 青酒缸
- 鲐鱼
- 青鱼胆
- 珂
- 苦芥
- 鹊豆
- 空筒泡
- 青羊肝
- 铁杆蒿
- 苦檀叶
- 薜荔
- 雀舌豆
- 青棉花藤
- 青兰
- 青箭杆草
- 贝子
- 苦白蹄
- 蹋菜
- 铁苋
- 铁灯兔耳风
- 青蒿
- 铁粉
- 苦良姜
- 苦糖果
- 苦瓜叶
- 鳖肉
- 苦蘵
- 芭蕉叶
- 苦壶卢蔓
- 铁箍散
- 苦甘草
- 青羊参
- 雀麦米
- 青鳞鱼
- 苦地丁
- 鸭涎
- 鞘菝葜
- 芭茅果
- 空心苋
- 铜钱麻黄
- 荜澄茄
- 补骨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