栲栗
《中华本草》:栲栗
拼音注音
Kǎo Lì
别名
锥栗、米锥栗、勒翠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,剥去果壳,晒干。
原形态
乔木,高达20m,胸径60cm。树皮暗灰色,老时纵裂。小枝有椭圆形皮孔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2.5cm;叶片披针形或卵圆披针形,长7-18cm,宽2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常圆形或宽楔形,中部以上有锯齿,网络较明显,叶两面近同色,中脉在上面有突起,无毛,羽状侧脉10-12对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序圆锥状或穗状,花序轴几无毛,雄花绿白色,细小,排成直立,分枝的圆锥状或穗状花序,簇生于小枝顶端;雌花每朵藏于一总苞内,排成一短的穗状花序。总苞径约2.5cm,外被密生鹿角状锐刺,成熟时开裂,3-4裂瓣,壳斗壁厚1-1.5mm,刺长0.7-1.4cm,基部或中部以下汇合生成刺束,较密生,壳斗内壁密被棕色长绒毛,外壁及刺幼时被灰色细毛,壳斗成熟时近无毛,每壳斗具1坚果;坚果近卵形,直径1-1.3cm,高1.2-1.6cm,无毛,脐部与果底部几同大。花期5-7月,果期翌年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喜温暖湿润,常生于海拔200-1500m的山地或谷地,与常绿阔叶林混交,有时与马尾松混交形成混交林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;性平
功能主治
补肾;健胃。主肾虚;痿弱;消瘦乏力
用法用量
内服:适量,炒食;或与瘦猪肉同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铁线莲
- 铜锤草
- 长盖铁线蕨
- 肉珊瑚
- 铁树
- 人参子
- 蛇见怕
- 鲛鱼胆
- 鼠舌草
- 红吹风
- 铁扫竹
- 铁皮石斛
- 诃子
- 鼠李
- 铁蕨鸡
- 鸭脚木皮
- 猪靥
- 铁灯台
- 紫色翼萼
- 马蔺根
- 通骨消根
- 蜗牛
- 贴生石韦
- 通骨消茎叶
- 冷杉果
- 野梨枝叶
- 浮萍
- 罗望子
- 窝儿七
- 通天连
- 铁杆蒿
- 铜锤玉带草
- 铁牛皮
- 狼杷草
- 铁轴草
- 通草
- 铁藤
- 鲐鱼
- 石刷把
- 长叶柄野扇花
- 铁脚威灵仙叶
- 通脉丹
- 铁破锣
- 玄台
- 铁鞭草
- 紫燕草
- 透骨香根
- 蛇根木
- 野把子
- 随手香
- 麝肉
- 维氏假瘤蕨
- 韶子
- 铁藤根
- 铁箭矮陀
- 铁箍散
- 铁丝七
- 铁钉菜
- 蹋菜
- 铜锣七
- 铁苋
- 铁灯兔耳风
- 貒肉
- 透骨草
- 铁浆
- 铜苋菜
- 铁角凤尾草
- 铁棒锤
- 桑蠹虫
- 跳皮树
- 土碎补
- 岗柃
- 尼泊尔鸢尾子
- 包袱七
- 马蹄草
- 蛇白蔹
- 铁线透骨草
- 香樟果
- 鹈鹕嘴
- 铁脚草
- 通城虎
- 铜钱细辛
- 通花花
- 铜线草
- 蛇眼草
- 透骨香
- 麝香
- 红花青藤
- 铁骨银参
- 酸枣根皮
- 蟋蟀
- 通天蜡烛
- 赛番红花
- 铁丝灵仙
- 桂木干
- 踏膀药
- 丛毛榕
- 鲨鱼心
- 紫金牛
- 铜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