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楝
《中华本草》:麻楝
拼音注音
Má Lià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楝科植物麻楝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ukrasia tabularis A.Juss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;挖取根部,剥取根皮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麻楝 乔木,高达30m。枝赤褐色,无毛,有苍白色皮孔。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,长30-50cm,无毛;小叶10-16,互生,纸质,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7-12cm,宽3-5cm,先端渐尖或尾尖,基部偏斜而圆,全缘,两面均无毛或近无毛。花两性,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,总花梗短,长约为叶之半,近无毛;花梗短,具节;苞片线形,长达1cm,早落;花萼浅杯状,5-6裂,裂齿短而钝,外面略被极短柔毛;花瓣4-5,黄色或略带紫色,长圆形,长1.2-1.5cm,外面中部以上被极稀疏的短柔毛;雄蕊管圆筒形,长9-10mm,无毛,先端近平截,花药10;子房具柄,略被紧贴的短硬毛,花柱被毛,柱头头状。蒴果灰黄色或褐色,近球形或椭圆形,长约4cm,宽3.5-4cm,先端凸尖,无毛,表面粗糙有淡褐色的小疣点。种子扁平,椭圆形,直径约5mm,具膜质的翅,连翅长1.2-2cm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1030m的山坡、山谷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苦;寒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。主感冒发热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南赤瓟
- 茉莉
- 牛喉咙
- 马瓞儿
- 麦瓶草种子
- 麻柳叶
- 金花草
- 茅栗仁
- 柠条根
- 楠材
- 马肉
- 麻蕡
- 南川升麻
- 南烛叶
- 女菀
- 柠檬根
- 柠鸡儿
- 马钱子
- 马鬃蛇
- 马鬐膏
- 女儿红根
- 莽草根
- 女贞根
- 宁油麻藤
- 面筋
- 马尔康水黄连
- 马尾伸筋
- 麻叶
- 麻皮
- 奶浆柴胡
- 锦鸡儿
- 蜜柑草
- 闽粤千里光
- 麦冬
- 金钟茵陈
- 女萎
- 蒙疆苓菊
- 蒙自水芹
- 蒙自草胡椒
- 牛含水
- 牛嗓管
- 牛嗓管树
- 牛奶树
- 马蹄细辛
- 南方荚蒾
- 南板蓝根
- 茅栗
- 南蛇竻根
- 茅膏菜根
- 南蛇藤叶
- 蚂蝗七
- 柠鸡儿果
- 马蹬草
- 马鞭草
- 麻口皮子药
- 麻腊干
- 金金棒
- 南蛇藤
- 女娄菜
- 莽草
- 女贞皮
- 蔓生百部
- 扭鞘香茅
- 虻虫
- 貉肉
- 泥炭藓
- 马扫帚
- 牛奶莓
- 马鞍叶
- 岩豆藤根
- 麻母
- 苜蓿
- 茅瓜叶
- 茅膏菜
- 金鸡尾
- 念珠根黄芩
- 锯鲨肝
- 马蹄甲
- 麦麸草根
- 茅苍术
- 莓叶委陵菜
- 蔓乌头
- 楠木
- 牛口涎
- 马蹄蕨
- 麋骨
- 麻叶荨麻
- 麻雀脑
- 麻鱼肉
- 南方六道木
- 南瓜花
- 南蛇藤根
- 面根藤
- 马蝗果
- 马蹄荷根
- 鮸鱼
- 南苜蓿
- 麻叶绣球果
- 南瓜瓤
- 南粤马兜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