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腊干
《中华本草》:麻腊干
拼音注音
Má Là Gā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绒毛戴星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phaeranthus indicus L.[Sphaer-anthus. Hirtus Willd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绒毛戴星草 一年生草本,高20-60cm。茎直立或斜开,多分枝,有沟纹,被长柔毛或绒毛,节间长1-2.5cm,茎翅狭窄,边缘有刺状尖齿。茎叶倒卵状长圆形,长3.5-6.5cm,宽1-2.5cm,两面被浅灰色绒毛或长柔毛具柄的腺体,顺脉在叶下部稍凸起,侧脉5-7对,不明显;上部叶较小,长约1.2cm,宽约0.5cm。复头状花序球形或近椭圆形,长10-11mm,宽约10cm,宽约0.5cm。复头状花序球形或近椭圆形,长10-14mm,宽约10mm,红紫色,单生于枝顶;头状花序极多数;总苞片10-12个,外层绒状匙形,草质,长4-4.5mm,先端细尖,背面被绒毛,边缘有纺缘毛,内层匙状长圆形,干膜质,长约4mm,先端钝或有小尖头,背面被毛,上半部边缘有缘毛;雌花较多,12-16个,丝状,长3-4mm,具长0.2-0.3mm的细柄,花冠管下部不膨大或略膨大,无毛,檐部3齿;两性花2-5个,长约4.5mm,药冠管近钟状,向下渐细,有时中部稍凹入,且腺点,檐部5裂,裂片近三角形。瘦果,圆柱形,有4棱,具腺点,长约1mm。花期12月至翌年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1000m的河边沙滩、草地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1.本品含(24S)24-乙基胆甾-5,22-二烯-3β3-醇-β-D-葡萄糖甙[(24S)-24-ethylcholesta-5,22-dien-3β-ol-β-D-gluco-side],戴星草内酯甙(sphaeranthanolide),7α-羟基桉叶-4-稀-6,12-内酯(7α-hydroxyeudesm-4-en-6,12-olide),2-羟基木香酸(2-hydroxycostic acid),β-桉叶酸(β-eudesmol),冬青豚草酸(ilicicacid)及三种新的羟基内脂。[br]2. 花中含7-羟基耳叶苔内酯(7-ydroxyfrul1anolide),11α,13-二氢-3α,7α-二羟基耳叶苔内酯(11α,13-dihydro-3α, 7α-dihy-droxyfrullanolide),11α,13-二氢-7α,13-二羟基耳叶苔内酯(11α,13-dihydro-7a,13-dihydroxyfrullanolide),1la,13-二氢-7α-羟基-13-甲氧基耳叶苔内酯(11α,13-dihydro-7α-hydroxy-l3-methoxy-frullanolide)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;健胃消食。主泌尿系感染;消化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谷皮树
- 青风藤
- 狗核树
- 益母草花
- 南天竹
- 黑藁本
- 瓜蒂
- 玉珊瑚根
- 青头菌
- 水竹叶
- 水苏
- 麻叶
- 黑大豆皮
- 盐麸木花
- 狗狗秧
- 雀脑
- 狗毛草
- 狗尾草
- 黑龙丝
- 菰米
- 黑塔子叶
- 蛤蜊粉
- 水毛花
- 三叉虎根
- 三七叶
- 黑豆衣
- 青丝线
- 疣果冷水花
- 青竹标根
- 马蝗果
- 毛叶西香罗勒
- 黑风藤
- 麒麟吐珠
- 木瓜
- 玉蜀黍根
- 玉簪花
- 麻口皮子药
- 黑海参
- 黑风散
- 鸲鹆
- 瓜子藤
- 青蒜
- 玉米须
- 甘草节
- 齐墩果
- 黑蒿
- 黑石耳
- 水茴香
- 三升米
- 马甲子叶
- 水莎草
- 黑脂麻
- 麦瓶草种子
- 腊梅
- 黑升麻
- 黄颡鱼
- 青叶苎麻根
- 麒麟尾
- 水松枝叶
- 雀梅藤
- 洋蓍草
- 狗脚迹
- 藁本
- 狗肝菜
- 水獭肝
- 盐匏藤果
- 黑虎七
- 玉竹
- 甘菊
- 水案板
- 玉兰花
- 麻雀脑
- 狗屎花
- 水红袍
- 水松球果
- 水苏根
- 玉簪
- 盐肤木根皮
- 菰根
- 魔芋
- 水皂角子
- 玉米黑霉
- 玉屑
- 马齿
- 黄连
- 瓜馥木
- 马草
- 水绵
- 水杨根
- 马鞍藤
- 黑大豆
- 水线草
- 水茄
- 禹余粮
- 甘青铁线莲
- 水茄冬果
- 马蔺子
- 水晶兰
- 狗心
- 黄鼠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