蔓赤车
《中华本草》:蔓赤车
拼音注音
Màn Chì Chē
别名
毛赤车、入脸麻、接骨仙子、鸡骨香、香蕉草、水靛青、水田草、川萃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蔓赤车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llionia scabra Bent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多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长达40cm。茎渐升,被短糙毛,通常分枝。叶无柄或近无柄,不对称;狭卵形或狭椭圆形,长4-7.5cm,宽1.2-3.2cm,先端渐尖,基部在较狭一侧钝、在较宽一侧圆形,边缘在基部或中部以上有浅牙齿,上面无毛或近无毛,钟乳体小,长约0.2mm,下面疏或密生短柔毛。雌雄异株;雄聚伞花序分枝稀疏;花序梗长0.5-4cm;花被片约4,卵形,长约2mm,雄蕊4;雌花序无柄或具短柄,近球形,具多数密集的花;花被片4-5,不等大,披针形或船形,长0.6-1.2mm,柱头画笔头状。瘦果椭圆形,扁,长约0.7mm,具疣状突起。花期4-7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沟边或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淡;凉
归经
肝;胃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;凉血止血。主目赤肿痛;痄腮;蛇缠疮;牙痛;扭挫伤;妇女闭经;疮疖肿痛;烧烫伤;毒蛇咬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鲜草适量,捣敷;或捣汁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田碎米荠
- 匍匐滨藜
- 毛扭藓
- 鹌鹑蛋
- 膜缘木香
- 枇杷
- 毛菊苣
- 深山酢浆草
- 珊瑚草
- 蜀葵
- 水苦荬果实
- 酸浆根
- 酸猴儿
- 披针叶兔耳风
- 披麻草
- 蒙自赤杨
- 毛根杜仲
- 沙蓬
- 深红龙胆
- 珊瑚冬青
- 蛇蜕
- 鲨鱼心
- 水牛尾
- 泡囊草
- 毛叶肾蕨
- 毛大丁草
- 毛脉南蛇藤
- 毛血藤
- 酸浆菜
- 鼠脂
- 坡参
- 水蛭
- 毛枝崖爬藤
- 蜜蜂房
- 马先蒿
- 毛荚决明
- 蛇头草
- 酸模
- 水枇杷叶
- 牛蹄甲
- 朴松实
- 毛蓼
- 毛麝香
- 酸模叶
- 酸浆
- 鼠李根
- 茅香
- 毛叶黄药
- 蔓斑鸠菊
- 蟒蛇草
- 马来蒲桃
- 深裂黄草乌
- 水芋
- 茅草箭
- 毛木耳
- 深山不出头
- 蛇果黄堇
- 偏翅唐松草根
- 毛瓣绿绒蒿
- 沙参
- 水杨柳
- 水榆
- 毛叶白粉藤
- 水蛇皮
- 蒙花皮
- 毛黄堇
- 啤酒酵母
- 沙红柳
- 马槟榔
- 蔓草虫豆
- 水椎木
- 鼠李皮
- 毛草龙
- 枇杷芋
- 鲥鱼鳞
- 鲥鱼
- 毛木通
- 毛赪桐
- 疏松卷柏
- 枇杷花
- 蔓剪草
- 枇杷木白皮
- 马比木
- 毛草龙根
- 黍茎
- 毛脉柳叶菜
- 土马鬃
- 牛胆参
- 龙舌草
- 樟树皮
- 蜘蛛香
- 九节风
- 过江龙子
- 拘那花
- 铁棒锤
- 寄居蟹
- 布荆
- 青海马尾连
- 毛稔
- 三七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