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鬃
《中华本草》:马鬃
拼音注音
Mǎ Zōnɡ
别名
马鬐毛、马毛
英文名
Horse mane
出处
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采收和储藏:剪取鬃秘中尾毛,洗净,晾干。
原形态
马,体格高大,骨骼肌发达,四肢强颈有力。体高1.27-1.60m,体重225-773kg。雌雄差异很大。马头面部狭长,耳小而尖,直立。鼻宽,眼大。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,具有长毛即鬃毛。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。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,毛部也有长的鬃毛。我国马的品种较多,有蒙古、河曲、伊犁、三河、黑河等种,因品种不同,身体大小、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、花毛、黑毛、栗毛等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马属草原动物,善奔驰,草食。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
性味
味涩;性平
归经
心;肺经
功能主治
止血止带;解毒敛疮。主崩漏;带下;痈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烧灰研末,入丸、散,1-3g。外用:适量,烧灰研开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别录》:主女子崩中赤白。又:马毛主小儿惊痫。2.《日华子本草》:烧灰止血,并敷恶疮。3.《滇南本草》:烧灰敷疮毒、痈疽、疔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马鬃
拼音注音
Mǎ Zōnɡ
别名
马髻毛(《别录》),马牦(《千金方》)。
出处
《日华子本草》
来源
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。
毒性
《纲目》:"有毒。"
功能主治
治女子崩中、带下,疮、痈。
①《别录》:"主女子崩中赤白。"又:"马毛主小儿惊痫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烧灰止血,并敷恶疮。"
⑨《滇南本草》:"烧灰敷疮毒、痈疽、疗疮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烧灰研末敷。
复方
①治带下:白马牦二两,龟甲四两,鳖甲十八铢,牡蛎一两十八铢。上四味,治下筛,空心酒下方寸匕,日三服,加至一匕半。(《千金方》白马牦散)
②治崩中下血不止:绵灰、黄绢灰、艾叶灰、马尾灰、藕节灰、莲蓬灰、油发灰、亦松皮灰、棕榈灰、蒲黄灰。等分,为细末,用醋煮糯米糊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加至一百丸,空心米饮下。(《济生方》十灰丸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玉簪根
- 藕节
- 甜瓜花
- 浆果苋
- 紫弹树叶
- 云木香
- 活血连
- 海狗肾
- 地花生
- 吊竹梅
- 一扫光
- 檀香泥
- 紫花芥子
- 旱金莲
- 地蔷薇
- 甜石榴
- 海决明
- 一柱香
- 海杧果
- 地黄实
- 苔水花
- 旱冬瓜
- 海桐花
- 箭叶蓼
- 一朵云叶
- 横经席
- 紫啸鸫
- 紫花苣苔
- 地朝阳
- 荚囊蕨
- 核桃楸皮
- 海狸香
- 换锦花
- 桦褶孔
- 地黄花
- 菾菜根
- 海桐树
- 苔垢菜
- 洪连
- 田高粱
- 地红子
- 紫荆丫
- 地不容
- 地绵绵
- 海南砂仁
- 江南地不容
- 紫花鱼灯草
- 蓟罂粟
- 蒟蒻薯
- 江珧壳
- 热带灵芝
- 云南油杉
- 矩镰荚苜蓿
- 鹿脂
- 条叶猪屎豆
- 条叶垂头菊
- 紫背黄芩
- 旱水仙根
- 紫云英马蓝
- 藤金合欢
- 云南柴桂
- 地下明珠
- 多斑紫金牛
- 紫叶秋海棠
- 地梗鼠尾
- 海仙人掌
- 地血香果
- 条裂山莴苣
- 桦革裥菌
- 云南野当归
- 海岛苎麻叶
- 结根草莓
- 海参内脏
- 多枝婆婆纳
- 紫茎棱子芹
- 紫花一炷香
- 吊灯花叶
- 云南野砂仁
- 浆包藤
- 云南风车子
- 桃茎白皮
- 海参肠
- 绛梨木根
- 荆芥叶莸
- 云南丹参
- 云南铁丝莲
- 云南美登木
- 地打果树皮
- 紫背金盘草
- 云南鸡矢藤
- 藤黄连
- 云南五叶参
- 桃金娘花
- 云南荚蒾根
- 田野卷耳
- 藤子甘草
- 多叶花椒
- 单花鸢尾
- 江南卷柏
- 紫背天葵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