馒头蟹
《中华本草》:馒头蟹
拼音注音
Mán Tou Xiè
别名
雷公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馒头蟹科动物逍遥馒头蟹等的壳和蟹黄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appa philargius(Linnaeus)采收和储藏:秋季于沙滩或岩岸石缝中捕捉,除去肉和内脏,取蟹黄鲜用;或将壳洗净、晒干。
原形态
逍遥馒头蟹,头胸甲宽度大于长度,宽77mm,长51.5mm。额窄分呈2齿,眼窝背缘后面各有一半环状的紫色斑纹。头胸甲表面隆起,具5条纵列的疣状突起,侧面具软毛。前侧缘具锯齿约12枚;后缘及后侧缘共具15个三角形齿,扩展形成盾状,步足曲折时能全部隐藏于其下方,左螯较左螯大,腕节外面各具1红斑,掌节背缘具7齿,两螯指节形状不对称。步足细、短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于水深30-100m的泥沙质或沙质海底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及南沙等海域。
性味
味咸;性凉
功能主治
止痛;杀虫。主胸痛;脚癣
用法用量
内服:壳,焙干研末,5-10g。外用:适量,鲜蟹黄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偏花黄芩
- 山核桃皮
- 孔雀尾
- 云豹骨
- 野兔脑
- 凤仙透骨草
- 红毛五加皮
- 腺毛金星蕨
- 小叶鹅掌柴
- 鹊豆
- 钗子股
- 四棱杆
- 五灵脂
- 小通草叶
- 栝楼皮
- 接骨木
- 苦竹叶
- 海松子
- 七叶一把伞
- 红娘子
- 山大颜
- 臭常山
- 柘树果实
- 烂茶叶
- 球花党参
- 蚌花
- 飞天蜈蚣
- 和合草
- 蕨
- 勒马回
- 蛮刀背
- 王孙
- 饴糖
- 蜗牛壳
- 仙顶梨
- 骆驼毛
- 淡秋石
- 虎皮草
- 山白菊
- 通花根
- 鸡枞
- 七里香
- 密陀僧
- 驱虫斑鸠菊
- 太平莓
- 豪猪肉
- 鲤鱼
- 砂仁壳
- 蠵龟筒
- 水黄
- 旱前胡
- 石柑子
- 桉叶
- 青药
- 翻白叶
- 水藁本
- 翻背白草
- 金线草
- 新塔花
- 地涌金莲
- 十三年花
- 华山矾
- 风化硝
- 茄花
- 牛含水
- 猕猴桃藤
- 灯台树果
- 短柱梅花草
- 下田菊
- 西瓜黑霜
- 头顶一支花
- 过山蕨
- 土丹参
- 羊七莲
- 黑面叶
- 白茅根
- 圆叶白杨树
- 野牡丹根
- 三七
- 地椒
- 竹卷心
- 篦梳剑
- 毛茎马兰
- 黄花夹竹桃叶
- 木天蓼
- 大金发藓
- 黄藤叶
- 黄花夹竹桃
- 地五泡藤
- 黄芩
- 秘鲁香胶
- 素馨花
- 榕树果
- 福寿草
- 百蕊草
- 山牛毛毡
- 牛角瓜
- 野柿花
- 野草香
- 地锦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