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五叶参
《中华本草》:黄山五叶参
拼音注音
Huánɡ Shān Wǔ Yè Sh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黄山五叶参的根和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ntapanax hwangshanensis Cheng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黄山五叶参,灌木或小乔木,高2-8cm。 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3-5,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长5-12cm,宽3-7cm,先端尖或短渐尖,基部圆形至钝形,边缘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脉腋间有毛。伞形花序总状排列,再为顶生圆锥花序,长达30cm,总序轴上的绒毛较少,总花梗=、花梗均密被锈色长柔毛;花白色;花萼边缘有5齿;花瓣5;雄蕊5;子房下位,5室,花柱5,合生至顶部成柱状。果实卵状球形,成熟时黑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疏灌木丛或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微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通络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“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知量,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花蜘蛛
- 山五味子根
- 双籽棕
- 黄水枝
- 山峰西番莲
- 黄水芋草
- 山吴萸
- 山螃蟹
- 山韭菜
- 山黑柳
- 红对节子
- 槐花
- 红梗草根
- 桫拉木
- 梭子蟹
- 山荔枝果
- 山莨菪
- 水牛尾
- 山鸡腿
- 山黄豆藤
- 山黄麻叶
- 柿漆
- 红扁藤
- 水枇杷叶
- 红花刺参
- 四方蒿
- 山柳菊
- 黄樟
- 双色龙胆
- 山五味子
- 黄唇鱼鳃
- 丝瓜皮
- 黄水芋
- 山柳
- 双股箭
- 花叶竹芋
- 丝瓜花
- 黄瑞木
- 千针万线草
- 皮袋香
- 楠木皮
- 跌打老
- 银粉背蕨
- 柔软石韦
- 天韭
- 野木鱼
- 黄山五叶参
- 红三七
- 单肾草
- 赤茯苓
- 山牛毛毡
- 栝楼皮
- 茄根
- 透茎冷水花
- 黍根
- 林问荆
- 穿地龙
- 东北桤木
- 桔梗
- 鸢脑髓
- 百灵草
- 天麻茎叶
- 蚶
- 小构树汁
- 猩猩木
- 荜茇根
- 血苋
- 亮叶冬青
- 倒爪草
- 槐胶
- 血水草
- 风花菜
- 衣鱼
- 糯稻根须
- 铁仔
- 红川乌
- 钩栲
- 椰子
- 蔷薇根
- 曼陀茄根
- 长前胡
- 矮叶书带蕨
- 红紫珠
- 麦芽
- 鲛鲨白
- 鬼臼
- 长叶山芝麻
- 耧斗菜
- 鄂西天胡荽
- 梳篦叶
- 白头翁
- 漏斗瓶蕨
- 小草乌
- 驱虫斑鸠菊
- 鸭皂树根
- 庵 (艹闾)子
- 赤胫散
- 槠子皮叶
- 胡杨
- 新疆藜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