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川乌
《中华本草》:红川乌
拼音注音
Hónɡ Chuān Wū
别名
羊角天麻、黄药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双舌蟹甲草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calia dauidii (Franch.) Hand.-Mazz. [Senecio dauidii Franch.; Sinacalia dauidii (Franch.)Hand.- Mazz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双舌蟹甲草 多年生草本,高达150cm。极茎粗大。茎粗壮,除花序部分外均无毛。下部叶在花期常凋落;叶片五角形或三角形,基部截形或缘有具小尖头的小齿,上面疏生糙短毛或近无毛,下面沿地脉有疏短柔毛,中部叶长8-15cm,宽与长相等,叶柄长3-5cm,上部叶渐小。头状花序极多,排成顶生或上部叶腋生的大圆锥花序;总花梗长3-5mm,有2-3个线状披针形的苞片,花序轴和总花梗有黄褐色短柔毛;总苞窄圆柱形,长8-10mm;总苞片4-5,线状长圆形;花4个,舌状花2个,黄色舌片线形,长于总苞的2倍;筒状花2。瘦果圆柱形,冠毛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和山坡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长椭圆形或纺锤形,略扁而弯曲,长3-9cm,直径1.5-2.5cm。顶端有茎基残留。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,环节明显,有不规则纵沟纹和皱纹,可见须根痕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灰白或黄白色,半角质样,有时中空。气微,味微甜。
性味
味辛;性温;有毒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散寒通络。主风湿腰痛;风湿竣痪;半身不遂;头痛;头疮白秃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鸡尾木
- 老白花树皮
- 罗汉松实
- 地肤苗
- 长杆兰
- 树头菜根
- 倒爪草
- 黄荆根
- 钓鱼竿
- 蜂糖罐
- 黑皮跌打
- 鼬瓣花根
- 回回蒜
- 对叶百部
- 西藏鸡爪草花
- 海莲果
- 臭黄荆根
- 千里马
- 白钩藤
- 节节草
- 水田七
- 五叶木通
- 浮石
- 山牵牛
- 假大薯
- 黄山五叶参
- 竹叶防风
- 紫花苣苔
- 麻妹条叶
- 麋骨
- 牛藤
- 黄珠子草
- 地蚕
- 雪梨膏
- 蝮蛇胆
- 粗糠柴
- 大黑药
- 黄断肠草
- 泉水
- 亮叶桦皮
- 蜡瓣花根
- 罐嘴菜
- 糙叶千里光
- 骆驼脂
- 倒钩刺
- 枫香脂
- 金刚藤
- 猫油
- 礁膜
- 三叶豆
- 菜子七
- 藤五加
- 荷苞花
- 地麻黄
- 槲寄生
- 巴掌草
- 磨盘草子
- 白螺蛳壳
- 冬葵果
- 黄花倒水莲
- 红果参
- 厚叶牛耳草
- 卵叶水芹
- 莸叶醉鱼草
- 四照花果
- 锦香草叶
- 马尾千金草
- 西瓜黑霜
- 亮叶冬青
- 打破碗花花
- 两面青
- 五爪金龙
- 大黑头草
- 紫丁香
- 花红叶
- 水苋菜
- 红花寄生
- 黄花香茶菜
- 槐胶
- 安胎药
- 盘石龟
- 粟米草
- 异叶青兰
- 白兰花
- 蛇疙瘩
- 虎筋
- 猕猴桃根
- 棱叶韭
- 长梗千里光
- 多头风轮菜
- 斑鸠
- 柳叶
- 花姬蛙
- 榧根皮
- 眼子菜
- 海蛤壳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白芍
- 左黑果
- 广东升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