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钩藤
《*辞典》:大叶钩藤
拼音注音
Dà Yè Gōu Ténɡ
别名
大钩丁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双钩藤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来源
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。秋、冬季采集,切段,晒干.
原形态
攀援状大藤本,高12~15米。小枝压扁,有褐色疏粗毛,每一节上有双钩,钩幼时亦有疏粗毛。叶革质,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10~16厘米,宽6~12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。圆形或心形,上面近光滑,下面有褐黄色粗毛;托叶2裂。头状花序圆球形,单生叶腋,开花时径4~4.5厘米,花序柄长3.5~6.5厘米,有褐黄色粗毛;花淡黄色,长约1.6厘米,萼管长,5裂;花冠管状漏斗形,5裂。裂片覆瓦状排列;雄蕊5;子房下位,纺锤形,2室。蒴果有长柄,纺锤形,长1~1.5厦米,有粗毛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灌木林或杂木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钩藤碱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甘苦,凉。"
功能主治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清热平肝,熄风镇惊。治抽搐,高血压,神经性头痛,骨髓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5钱(不宜久煎)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叶树萝卜
- 大叶白花灯笼
- 大一面镙
- 大唇马先蒿
- 枸橘刺
- 桂皮
- 广东耳草
- 枸杞子
- 挂金灯
- 大叶刺篱木叶
- 小接骨丹
- 大丁草
- 大地棕根
- 大叶山桂
- 大叶熊巴掌
- 大叶金锦香
- 岩泽兰
- 桂枝
- 紫八宝
- 灌木蒲桃
- 大叶桉
- 大二郎箭
- 多裂独活
- 大叶藤
- 大叶钓樟
- 园金柑
- 竻苋菜
- 广西莪术
- 大一面锣
- 大叶地耳根
- 大叶胡枝子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牛筋刺寄生
- 粳谷奴
- 金钱橘饼
- 大叶沿阶草
- 广州山柑
- 大叶菜
- 大叶藜
- 大叶黄杨
- 大叶白头翁
- 大叶香荠菜
- 大伸筋草
- 小叶假耧斗菜
- 大叶紫苏
- 扁青
- 大叶风沙藤
- 算盘七
- 大叶千里光
- 大叶骨碎补
- 山橘
- 珍珠莲
- 烟管蓟
- 大伸筋
- 大叶黄杨根
- 小狗脊
- 大叶凤尾
- 桂木
- 大叶矶松
- 狗哇花
- 大扁竹兰
- 莲蓬草
- 真藓
- 大叶拿身草
- 大叶醉鱼草
- 大叶接骨藤
- 大剑叶木
- 乌桕木根皮
- 鹊豆
- 刺菱
- 黄荆沥
- 郎伞木
- 狭叶垂头菊
- 鹅绒藤
- 石莲子
- 冷水花
- 葫芦茶
- 十三年花
- 大串连果
- 箭杆风
- 西南槐树
- 野茉莉
- 黄花小二仙草
- 银鱼
- 见血清
- 黑汉条
- 掉毛草
- 竹林消
- 土人参叶
- 车前草
- 独一味
- 树头菜
- 蛇疙瘩
- 全叶马兰
- 木半夏叶
- 桃枝
- 盲肠草
- 鲛鱼翅
- 红椋子
- 独脚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