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麦秸
《中华本草》:大麦秸
拼音注音
Dà Mài Jiē
英文名
Barley Straw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后的茎秆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rdeum vulgare L.采收和储藏:果实成熟后采割,除去果实,取茎秆晒干。
原形态
大麦 越年生草本。秆粗壮,光滑无毛,直立,高50-100cm。叶鞘松驰抱茎;两侧有较大的叶耳;叶舌膜质,长1-2mm;叶片扁平,长9-20cm,宽6-20mm。穗状花序长3-8cm(芒除外),径约1.5cm小穗稠密,每节着生3枚发育的小穗,小穗通常无柄,长1-1.5cm(除芒外);颖线状披针形,微具短柔毛,先端延伸成8-14mm的芒;外稃背部无毛,有5脉,顶端延伸成芳,芒长8-15cm,边棱具细刺,内稃与外稃等长。颖果腹面有纵沟或内陷,先端有短柔毛,成熟时与外稃粘着,不易分离,但某些栽培品种容易分离。花期3-4月,果期4-5月。
生境分布
我国各地普遍栽培。我国各地普遍栽培。
药理作用
大麦秸中,含有多糖成分,初步动物试验,具有抗癌作用。
性味
甘苦;温
归经
脾;肺经
功能主治
利湿消肿;理气。主小便不通;心胃气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大麦秸
拼音注音
Dà Mài Jiē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后枯黄的茎秆。
药理作用
大麦秸中,含有多糖成分,初步动物试验,具有抗癌作用。
性味
味甘苦,性温,无毒。
归经
入脾、肺二经。
功能主治
消肿,利湿,理气。(性味以下出《本草再新》)
复方
治小便不通:陈大麦秸,煎浓汁频服。(《简便单方》)
临床应用
治疗心绞痛:将大麦根须制威片剂内服,一般每次100~200毫克(2~4片),少数用300毫克,每日3次。治疗31例心绞痛,22例症状明显缓解,发作次数减少,运动耐量增加,硝基甘油片用量减少,气促、心悸症状减轻。症状缓解大多在服药2周,服用3000~6000毫克即显效果。复查心电图者12例,6例心肌损害改善,运动试验转阴,6例无变化。又用于血脂过高症,9例血清胆甾醇过高症,治疗前的平均值为308.4毫克%,治疗后均见下降,下降值为39~124毫克%,下降百分比为17~40.7%,超过25%者5例,小于25%者4例,平均下降27.6%;19例血清甘油三脂过高症,治疗前平均值为327.2毫克%,治疗后17例均有较明显的下降,下降绝对值为24~270毫克%,下降百分比为13.7~54.7%,下降超过25%者14例,全组平均下降40%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灯盏细辛
- 杜松
- 川鄂山茱萸
- 饱饭花果
- 扶桑根
- 雕爪
- 木通根
- 黄连
- 冬瓜皮
- 淮通
- 豺肉
- 红果冬青根
- 贯众
- 苦蘵果实
- 黄瓜
- 团叶槲蕨
- 瑞香叶
- 红菠菜
- 人参条
- 长瓦韦
- 扁豆藤
- 梨叶
- 矮脚苦蒿
- 鳕鱼鳔
- 鹿角霜
- 灵猫肉
- 苏木蓝
- 大叶青木香
- 木芙蓉花
- 槐花
- 海虾壳
- 附地菜
- 雪山芪
- 竹蠹虫蛀末
- 牛心果
- 威灵仙叶
- 龙胆草
- 丝棉木叶
- 齿叶泥花草
- 芦根
- 九龙藤叶
- 鸡骨柴
- 叶上珠根
- 雪山鼠尾草
- 茶
- 白粉蕨
- 祁州一枝蒿
- 水八角莲
- 长叶珊瑚果
- 铁钉菜
- 牛蹄
- 饭团根
- 绿玉树
- 鲤鱼胆
- 鸡头
- 打破碗花花
- 吹火筒
- 五倍子
- 滇西风毛菊
- 南沙参
- 羊心
- 洋芋
- 黑红菇
- 蝮蛇骨
- 奴柘刺
- 黄龙藤
- 车桑子叶
- 龙眼肉
- 鸡骨香
- 土良姜
- 大头菜子
- 黑鹅脚板
- 鹿胎
- 草胡椒
- 野山芝麻
- 茸毛木蓝
- 鸡爪槭
- 蛤蟆草
- 小接骨丹
- 甘蔗
- 网脉山龙眼
- 鸡蛋七叶
- 肿足蕨
- 飞蛾树
- 牛屎树
- 鸡娃草
- 三白草
- 疳积草
- 糖茶藨
- 无患子中仁
- 甘蔗滓
- 鸡蛋花
- 大发汗
- 青香藤
- 谷木
- 倒提壶
- 瓜蒌子
- 菰米
- 青葙子
- 甘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