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新妇根
《*辞典》:落新妇根
拼音注音
Luò Xīn Fù Gēn
别名
猪痾三七、金毛三七、野升麻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阴阳虎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等的根茎。夏、秋季采,除去须根、鳞片、绒毛,鲜用或晒干。
化学成分
落新妇根含有淀粉、鞣质、岩白菜素,根和根茎中岩白菜素(即矮地茶素1号)的含量达1%以上。华南落新妇根与根茎中含岩白菜素。
性味
《浙扛民间常用草药》:"性温,味涩。"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,止痛,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关节筋骨疼痛,胃痛,手术后疼痛。
①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活血祛瘀,清热解毒,止痛镇痉。"
②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治劳伤过度,筋骨酸痛,毒蛇咬伤,跌打损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品0.5~1两)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落新妇根(鲜)一两。切片加黄酒蒸熟,分三次于饭前服,或水煎冲黄酒服。
②治关节炎:落新妇根三钱,及己四分,红茴香根皮三分。水煎(红茴香根皮先煎一小时,然后加入他药共煎),黄酒冲服。
③治胃痛、肠炎:落新妇根五钱,青木香三钱。焙干研粉。每日服三次,每次二分,开水冲服。或落新妇根二至三钱,水煎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④治劳动过度筋骨酸痛:落新妇鲜根一两。切薄片,黄酒适量,蒸熟取汁,分三次,饭前服,渣嚼服。忌食酸、芥菜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⑤治陈伤积血,筋骨酸疼:落新妇鲜根一两。捣烂,黄酒冲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⑥治小儿惊风:落新妇根二至三钱。水煎服。
⑦手术后止痛:落新妇根五、六钱。水煎服。
⑧治毒蛇咬伤:落新妇鲜根一两。嚼汁服或水煎服,渣外敷伤口。(⑥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天王七果实
- 油炸木
- 太白菊
- 大草蔻
- 三果木皮
- 野罂粟壳
- 莲座叶通泉草
- 鸡脑
- 天生草
- 心叶秋海棠
- 全缘榕
- 假酸浆花
- 刺玫果
- 葶苈
- 鳣鱼
- 美丽风毛菊
- 水棉花
- 苘麻根
- 拳参
- 柳叶藓
- 猴樟果
- 胡葱子
- 亚婆潮
- 甜瓜皮
- 千年艾
- 猪血
- 地膜香
- 鸡筋参
- 海铁树
- 马比木
- 小松藻
- 小功劳
- 桄榔子
- 东北鼢鼠
- 岳桦
- 新疆藜芦
- 紫玉盘
- 小通草
- 灰凤梨
- 刺叶苏铁
- 红根草
- 江篱
- 胡桃树皮
- 金边龙舌兰
- 密穗砖子苗
- 马刀
- 仙桃草
- 柴胡
- 金顶蘑
- 毛八角枫
- 毛药
- 涩梨
- 小柳拐
- 上山虎
- 金匙叶草
- 四叶七
- 云杉球果
- 肾萼金腰
- 盐麸根白皮
- 水细辛
- 小丁香
- 毛冬瓜
- 扛板归
- 白猪母菜
- 羊角藤
- 莲衣
- 葎草果穗
- 白花映山红
- 杨梅树
- 黄花仔
- 菊花
- 榆仁酱
- 豚卵
- 苦竹叶
- 鮹鱼
- 小红柳根
- 西瓜子仁
- 青鱼胆
- 岩酸
- 光枝勾儿茶
- 大叶排草
- 福建胡颓子叶
- 香附
- 紫玉簪叶
- 樱桃枝
- 鹿蹄肉
- 假荔枝根
- 水杨枝叶
- 油柑根
- 紫金牛根
- 凉粉草
- 小二仙草
- 地柏叶
- 大黄草
- 裂叶双盖蕨
- 厚叶牛耳草
- 芦荟叶
- 针叶火绒草
- 金边莲
- 川谷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