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里麻
《中华本草》:冬里麻
拼音注音
Dōnɡ Lǐ Má
别名
红烟;柳梅;水麻根;水麻柳;水苏麻;大水麻;水麻秧
出处
出自《峨嵋药植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bregeasia orientalis C.J.Chen[D.edulis auct.non(Sieb.et Zucc .)Wedd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,高达1-3m。小枝细,密生短伏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-6mm;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4-16cm,宽1-3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钝,边缘密生小牙齿,上面粗糙,下面密生白色短绒毛;基生脉3条,侧脉5-6对。雌雄异株;花序通常生叶痕腋部,有短梗,常两叉状分枝,每分枝顶端各生一球形花簇;雄花花被片4,长约1.5mm,雄蕊4;雌花簇直径约2mm。果序球形,直径达7mm,瘦果小,宿存管状花被橙黄色,肉质。花期4-7月,果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或低山溪边或林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湖南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嫩茎枝短细,顶端常有小芽,灰褐色,密生短毛。叶皱缩,展平后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3-16cm,宽1-3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粗糙,下面密被白色毛,侧脉5-6对;叶柄长0.3-1cm,有短毛托叶卵状披针形。气微,味微甜。
性味
辛;微苦;性凉
功能主治
疏风止咳;清热透疹;化瘀止血。主外感咳嗽;咳血;小儿急惊风;麻疹不透;跌打伤肿;妇女腹中包块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鲜品捣敷;或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1.《峨嵋药植》:发表。2.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解热,利湿,止血,治痢,外治疮毒。3.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枝叶:祛风散寒。治跌打损伤,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冬里麻
拼音注音
Dōnɡ Lǐ Má
别名
柳莓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水麻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水麻柳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,水苏麻(《贵州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峨嵋药植》
来源
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枝叶、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,高达1~2米。小枝缅,灰褐色,密被贴生短柔毛。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6~16厘米,宽2~3毫米,基部圆形或楔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粗糙,具皱纹,下面密被白柔毛,基出3脉,侧脉5~6对;叶柄长3~6毫米,具毛;托叶卵状披针形,比叶柄长。小穗球形头状,再组成稀疏的聚伞花序;花单性,雄花花被4裂,雄蕊4,苞片较萼片长;雌花花被片4,合生。瘦果多数,集成球状,花被肉质,橙黄色,直径7毫米。花期6月。果期8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溪涧边或林缘隙地。分布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甘,凉。
①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"酸涩,平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性凉,味甘。"
功能主治
解表清热,活血,利湿。治小儿急惊风,麻疹不透,风湿性关节炎,咳血,痢疾,跌打损伤,毒疮。
①《峨嵋药植》:"发表。"
②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"解热,利湿,止血,治痢,外治痞毒。"
③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枝叶:祛风散寒。治跌打损伤,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小儿急惊风:水麻柳嫩尖十个,葱一钱,煎水服。
②治风湿性关节炎:水麻柳、红禾麻根各一两,煎水服,并洗患处。
③治咳血:水麻柳嫩尖一两,捶取汁,兑白糖服。
④治无名毒疮:水麻柳根一两,家麻根五钱捣缄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枪杆根
- 东北雷公藤
- 紫油木叶
- 香圆子
- 金露梅
- 嫁(虫戚)
- 高山羊不吃
- 大过山龙
- 盐肤木皮
- 猩猩木
- 牛筋条
- 生瓜
- 沙叶铁线莲
- 白苋
- 家独行菜
- 玳瑁
- 石首鱼
- 碎密花
- 海蟑螂
- 西施舌
- 石龙刍
- 干蕨鸡
- 橡实
- 红果冬青
- 白细辛
- 沙枣树皮
- 山核桃仁
- 水珠草
- 龙头草
- 代赭石
- 毛叶轮环藤
- 新香草
- 天葵草
- 乌鱼蛋
- 黄花香
- 银不换
- 羊角藤叶
- 刺瓜米草
- 南方红豆杉
- 石上莲
- 大血藤
- 蝇子草
- 猕猴骨
- 紫葳根
- 红丝线
- 楤木白皮
- 茜草
- 密花美登木
- 野草香
- 乌鳢
- 野丁香根
- 蜻蜓
- 斑花杓兰
- 镰羽贯众
- 冰草
- 水马桑
- 薄荷脑
- 翠云草
- 石霜
- 苏木
- 土中闻
- 五叶木通
- 黄花地桃花
- 荷花
- 黄毛榕
- 菠萝皮
- 七叶莲
- 毛八角枫
- 大叶白头翁
- 沙漠嘎
- 高山唐松草
- 云南美登木
- 荚蒾根
- 乌藨连
- 阳桃叶
- 蚕茧草
- 黄桷浆
- 手掌参
- 香油罐
- 芒叶小米草
- 艳山姜
- 对虾
- 绛梨木根
- 老鼠脚迹
- 海桑
- 戴星草
- 夏蜡梅
- 石鳖
- 石韦毛
- 荷莲豆草
- 鸭脚罗伞
- 马鹿花
- 苦豆子
- 猫皮毛
- 水蔓青
- 瑞连草
- 砂漏芦
- 天目木姜子
- 没食子
- 角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