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青兰
《*辞典》:岩青兰
拼音注音
Yán Qīnɡ Lán
别名
哈敦-毕日阳古(蒙名),那乌黄乃(藏名)。
出处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为唇形科植物岩青兰的全草。7~8月采全草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40厘米。茎斜生,四棱,有细毛。基生叶柄细长,叶片阔卵圆形或心状长椭圆形,先端圆钝,边缘有规则的圆齿,两面有毛,上面绿色,下面白色,叶下面网状脉明显;茎生叶对生,兵短柄。总状花序,数朵生于茎顶;花萼近唇形,5齿,具短尖,其中上唇一片最大;花冠2唇形,蓝紫色;苞片具大齿牙。
生境分布
生于石质山坡或山坡路旁,河谷湿润处。分布西北及东北等地。
性味
甘辛,凉。
①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辛,凉。"
②《内蒙中草药》:"甘苦,平。"
归经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入肺、胃、脾三经。"
功能主治
清热消炎,凉血止血。治外感风热,头痛寒热,喉痛,咳嗽,黄疸型肝炎,吐血,衄血,痢疾。
①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解热消炎。治风热头痛,喉痛咳嗽,外感夹食,胸脘胀满。"
②《内蒙古中草药》:"清热燥湿,凉肝止血。治头痛,黄疸,吐血,衄血,咽痛,痢疾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研末入丸、散。
复方
治外感夹食,寒热头痛,因胃热而致的呕吐腹泻:岩青兰、香薷、防风、茯苓、蔷薇果各等分,水煎服。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岩青兰
拼音注音
Yán Qīnɡ Lán
别名
毛建草、毛尖、毛尖茶
来源
唇形科岩青兰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至青海。
性味
辛,凉。
功能主治
解热消炎。主治风湿头痛,喉痛咳嗽,胸腔胀满。
用法用量
1~3钱。
备注
全草可代茶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岩青兰
拼音注音
Yán Qīnɡ Lán
英文名
Herb of Rupestrine Dragonhead
出处
出自《高原中草药手册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毛建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收、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一草本,高15-45cm。茎不分枝,四棱形,略带紫色,疏生倒向短柔毛。茎生叶对生;基生叶柄长3-15cm,茎生叶柄短或几无,被白色长柔毛;叶片三角状卵形,长1.4-1.5cm,宽1.2-4.5cm,先端钝,基部心形,边缘具圆锯齿,两面疏被柔毛。轮伞花序密集,通常呈头状,或稀疏排列呈穗状;苞片倒卵形或倒披会形,每侧有2-3带刺小齿;花萼长2-2.4cm,常带紫色,上唇3列,中齿宽约为侧齿2倍,呈倒卵状椭圆形,下唇2裂,裂齿狭披针形,齿间有小瘤;花冠蓝色,长3.8-4cm,唇形,上唇先端2裂,下唇3裂,中裂片最大,事扁长圆形;雄蕊4,后对较长,花药2室,叉状分开;子房4裂,花柱细长,柱头2裂。小坚果长圆形,光滑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50-3100m的草地、山坡湿润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青海等地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凉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;凉肝止血。主风热感冒;头痛;咽喉肿痛;咳嗽;黄疸;痢疾;吐血;衄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代茶饮。
各家论述
1.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解热消炎。治风热头痛,喉痛咳嗽,外感夹食,胸脘胀满。2.《内蒙古中草药》:清热燥湿,凉肝止血。治头痛,黄疸,吐血,衄血,咽痛,痢疾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油桐子
- 黑面叶根
- 獭肝
- 蜂房
- 鸡爪簕
- 柱果木榄叶
- 油菜子油
- 苏木蓝
- 无腺橉木
- 粟米草
- 青风藤
- 矮脚苦蒿
- 蛇迷草
- 青蛙
- 桔梗
- 甘菊花露
- 鬣羚角
- 鳕鱼
- 蛇葡萄根
- 三加
- 广州山柑
- 苞蔷薇根
- 泡泡草
- 地红子根
- 铜线草
- 牛心果
- 蚍子草
- 山姜花
- 蟛蜞菊
- 水葱
- 卵叶鳞始蕨
- 南瓜叶
- 武靴藤
- 炮姜
- 莿(木冬)
- 青头菌
- 丁香蓼根
- 葱叶
- 黑鳞大耳蕨
- 飞来蓝
- 地骨皮
- 盾叶薯蓣
- 干檀香叶
- 麻牛膝
- 贯众
- 树头菜
- 佛葵
- 白桦皮
- 火秧竻蕊
- 油茶油
- 大横纹
- 大叶熊巴掌
- 刺葡萄根
- 绵三七
- 牛奶菜
- 龙珠根
- 蛇胆
- 龙齿
- 小乌泡根
- 野漆树根
- 粉瘤菌
- 三品一枝花
- 海盘车
- 炮仗花
- 瘴气藤
- 蘘荷子
- 刺桐叶
- 血风藤
- 麻母
- 山茶子
- 鸐雉
- 麻皮
- 麦芽
- 鸢翅骨
- 白杨树
- 双参
- 艾虎
- 柚花
- 蟋蟀
- 赤楠蒲桃叶
- 蓝花侧金盏
- 鹦鹉
- 小盘木
- 鹿角菜
- 假辣蓼
- 紫苏
- 红花月见草
- 角果木子油
- 人参须
- 牛毛毡
- 大萼鹿角藤
- 三角草
- 焦槟榔
- 歪脖子果
- 肿节风
- 随手香
- 豆腐渣
- 金线草
- 方叶五月茶
- 入地蜈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