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沙参
《中华本草》:土沙参
拼音注音
Tǔ Shā Shēn
别名
止咳草、咳嗽草、泡参、土洋参、鸡肉参、喉节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桔梗科植物球果牧根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syneuma chinense Hong [A. ful-gens arct.non Wall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于果牧根草 多年生草本,高40-100cm。根胡萝卜状,肉质。茎单生,稀多支丛生,直立,通常不分枝,或多或少被长硬毛。单叶互生,叶全部近无柄,或茎下部的有长达3cm的叶柄;叶片卵形、卵状披针形、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2.5-8cm,宽3.7-3.5cm,先端钝、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锯齿,两面多少被白色硬毛。穗状花序少花,有时仅数朵花,每个总苞片腋间有花1-4朵,总苞片有时被毛;花萼通常无毛,少被硬毛者,筒部球状,裂片长7-10mm,稍长于花冠,开花以后常反卷;花冠紫色或蓝紫色;花柱稍短于花冠,子房球状。蒴果球状,基部平截形,甚至凹入,下部最宽,有3条纵而宽的沟槽,长宽均为4mm。种子卵状长圆形,稍扁,有一条棱,桂冠黄色,长0.5mm。花、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坡草地、林缘、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广西四川、西南部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健脾益气;润肺止咳。主体虚自汗;乳汁不足;饮食少进;咳嗽;咯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兔血
- 椴叶独活
- 台湾三颗针
- 台蘑
- 断线蕨
- 断节参
- 三块瓦
- 灯台菜
- 灯笼婆婆纳
- 野茄树
- 土党参
- 土密树
- 兔肝
- 台湾牛奶菜
- 杜鹃兰
- 灯台莲
- 灯笼果
- 偷筋草
- 断板龟
- 毒芹
- 滇藁本
- 灯心草根
- 独叶一枝枪
- 茶油
- 吐铁
- 土沉香
- 滇白芷
- 唐古特青兰苗
- 土丁桂
- 杜松实
- 滇崖爬藤
- 滇杠柳
- 滇茵陈
- 滇车前
- 灯心草
- 野苎麻
- 台湾千金藤
- 同形鳞毛蕨
- 唐古特青兰
- 土人参
- 春不见
- 土当归
- 滇鸡骨常山
- 滴水珠
- 灯台树
- 小过江龙
- 耧斗菜
- 台湾榕
- 唐松草
- 土常山
- 淡味当药
- 滇常山
- 灯笼泡
- 黄山药
- 兔儿风
- 断血流
- 土玉桂
- 滇丁香
- 滇瑞香
- 滇缅古柯
- 滇高良姜
- 兴安升麻
- 南烛
- 台湾肺形草
- 五爪龙
- 唐古特马尿泡
- 土丹参
- 土大黄
- 土桂皮
- 毒芹根
- 土瓜
- 淡菜
- 灯台树果
- 绿矾
- 兔子毛
- 兔耳风
- 团叶鳞始蕨
- 杜楝
- 淡竹笋
- 大叶子
- 兔脑
- 淡竹壳
- 驳骨丹
- 罗望子
- 海鹞鱼
- 江南卷柏
- 兔头骨
- 杜鹃
- 毒箭羊角拗
- 土瓜狼毒
- 淡豆豉
- 滇南千里光
- 点地梅
- 独脚柑
- 兔皮毛
- 兔耳草
- 凸额马先蒿
- 土圞儿
- 滇丹参
- 滇常山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