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苏子根
《中华本草》:山苏子根
拼音注音
Shān Sū Zǐ Gēn
别名
丁黄草、大丁草、苏木账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大叶糙苏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lomis maximowiczii Regel[P.umbrosa auct.non Turcz.]采收和储藏:初夏及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大叶糙苏,多年生草本,高80-100cm。茎直立,上部有分枝,四棱形,疏生向下的短硬毛。基生叶阔卵形,先端渐尖,基部浅心形,边缘锯齿状或牙齿状;茎生叶对生;与基生叶同形;叶柄长7-9cm;叶片长9-15cm;宽8-10cm,上部的茎生叶较小,叶柄长2-3cm;叶片上面均被疏短硬毛,下面具中枝较长的星状柔毛;苞叶近无柄。轮伞花序多花;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9-10mm,边缘被具节缘毛;花萼管状,长8-10mm,外面脉上具节刚毛,具5齿,具极短的小刺尖;花冠粉红色,长约2cm,唇形,冠筒外面上部具白色疏柔毛,内面具毛环,上唇外面具节绵毛和中枝特长的星状绒毛,边缘具小齿,下唇外面被柔毛,3裂,中裂片较大,阔卵形,侧裂片较小,卵形;雄蕊4,二强,前对较长,后对基部齿短距状附属物,花丝上部具长毛,花药2室;雌蕊子房2,合生,花柱单一,柱头2裂。小坚果卵状三棱形,先端被短毛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或河岸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及河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疮疖;无名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L:煎汤,10-2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杜仲
- 麻口皮子药
- 山楂木
- 山羊肝
- 山棘豆
- 山杨树皮
- 香石藤
- 蚱蝉
- 山枇杷根
- 南板蓝根
- 山胡椒叶
- 山芭蕉子
- 张公鱼
- 山檨叶泡花树
- 山白果根
- 山槟榔
- 山樱桃核
- 山牡丹
- 山甜茶
- 鱼鳞菜
- 山核桃叶
- 铺地草
- 山猫儿
- 粉叶地锦
- 豆腐皮
- 天萝水
- 黑阳参
- 蒲圻贝母
- 中华胡枝子
- 蚍子草
- 马齿苋子
- 鸭涎
- 猪鬃草
- 鱼蓼
- 蛇鲻
- 掌裂秋海棠
- 都拉鸢尾
- 紫苏叶
- 薄荷脑
- 松叶防风叶
- 黑蒿
- 松子仁
- 松根
- 脾寒草
- 大脚菇
- 柿漆
- 松球
- 桑椹
- 黑心姜
- 树韭菜
- 桑芽茶
- 松打七
- 龙角草
- 桑瘿
- 鳖脂
- 菩提树皮
- 楤木
- 桑根
- 松毛火绒草
- 水仙根
- 大叶贯众
- 水八角
- 柿根
- 柿叶
- 温泉
- 树五加
- 牛戳口
- 桑椹酒
- 松木皮
- 树刁
- 水丁香
- 栓皮栎
- 松蘑
- 水八角莲
- 蒲蒻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树头菜根
- 树萝卜
- 柿子
- 水冬瓜
- 杉木节
- 松节
- 树花
- 树茭瓜果
- 柿皮
- 阔叶石韦
- 花脸细辛
- 蒲儿根
- 树舌
- 黑色鳞毛蕨根
- 钉头果
- 霸王鞭
- 水冬瓜叶
- 水凤仙
- 楤叶悬钩子
- 蒲草根
- 桑椹子
- 树锦鸡儿
- 松笔头
- 柿寄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