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蛇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海蛇
拼音注音
Hǎi Shé
别名
大灰蛇、扁尾海蛇、半环扁尾蛇、龟头海蛇、黑尾海蛇、黑背海蛇、黑点海蛇、黄腹海蛇、黑头海蛇、斑海蛇、棘海蛇、黄海蛇、小头海蛇
来源
有鳞目海蛇科蓝灰扁尾海蛇Laticauda colubrina (L.);扁尾海蛇L. laticauda (L.);半环扁尾蛇L. semifasciata (Reinh.);龟头海蛇Emydocephalus ijimae Stejneger;黑尾海蛇Thalassophina viperina (Schnidt);黑背海蛇Pelamydrus platurus (L.);黑点海蛇Hydrophis ornatus ornatus (Gray);黄腹海蛇H. caerulescens (Shaw);黑头海蛇H. melanocephalus Gray;斑海蛇H. cyanocincta Daudin;棘海蛇Lapemis hardwickii Gray;黄海蛇Astrotia stokesi (Gray);小头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 gracilis (Shaw),以肉、胆、血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、福建、浙江等近海。
功能主治
主治风湿性关节痛及疥癣。海蛇肉和猪骨各适量,共煎服。
治支气管炎,咳嗽:干海蛇胆3~5分,用米酒磨烂加冰糖服。
补气血,壮筋骨:海蛇血生食或冲米酒食。
治火烫伤:海蛇油外涂伤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线草
- 山高粱
- 水菇里
- 山香草
- 散瘀草
- 禾叶毛兰
- 柿木皮
- 红田乌草
- 狐肠
- 杉松
- 海州常山
- 红绵藤
- 会东藤
- 华南桦
- 石链子
- 华细辛
- 石首鱼
- 石龙刍
- 碎兰花根
- 秫米
- 喉咙草
- 素兴花
- 莎草
- 蓑衣莲
- 虱草花
- 石斛露
- 石枣子
- 火炭母草根
- 水田碎米荠
- 搜山黄
- 海州骨碎补
- 湖北楤木
- 山马鞭草
- 山黄麻
- 河豚
- 海蟹壳
- 水珍珠菜
- 山香果
- 海牛
- 海狗肾
- 水松
- 山黄菊
- 水杨梅
- 海蛤壳
- 海鳝
- 树甘草
- 桑蠹虫
- 海参内脏
- 水芙蓉
- 树葱
- 滑叶跌打
- 灰菜
- 红梗草
- 红紫珠
- 山蒿
- 山陀螺
- 松花粉
- 红刺藤
- 桑叶汁
- 山葛薯
- 狐胆
- 红天葵
- 树头菜根
- 红毛走马胎
- 红泽兰
- 红背桂
- 山藤藤秧
- 杉木油
- 瓠子子
- 桑芽
- 山茶花
- 海韭菜
- 火炮草果
- 红小麻
- 河套大黄
- 红楠皮
- 水朝阳根
- 水苦荬
- 水茴香
- 散尾葵
- 树头芭蕉
- 红椋子
- 水紫菀
- 杉子
- 红叶甘橿
- 河鲀鱼
- 洪连
- 海南砂仁
- 红毛草
- 红白二丸
- 水朝阳草
- 石萝藤
- 石风丹
- 石豆瓣
- 石韦毛
- 合萌叶
- 含羞草
- 肾果小扁豆
- 旱柳叶
- 杭州荠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