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蛇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海蛇
拼音注音
Hǎi Shé
别名
大灰蛇、扁尾海蛇、半环扁尾蛇、龟头海蛇、黑尾海蛇、黑背海蛇、黑点海蛇、黄腹海蛇、黑头海蛇、斑海蛇、棘海蛇、黄海蛇、小头海蛇
来源
有鳞目海蛇科蓝灰扁尾海蛇Laticauda colubrina (L.);扁尾海蛇L. laticauda (L.);半环扁尾蛇L. semifasciata (Reinh.);龟头海蛇Emydocephalus ijimae Stejneger;黑尾海蛇Thalassophina viperina (Schnidt);黑背海蛇Pelamydrus platurus (L.);黑点海蛇Hydrophis ornatus ornatus (Gray);黄腹海蛇H. caerulescens (Shaw);黑头海蛇H. melanocephalus Gray;斑海蛇H. cyanocincta Daudin;棘海蛇Lapemis hardwickii Gray;黄海蛇Astrotia stokesi (Gray);小头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 gracilis (Shaw),以肉、胆、血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、福建、浙江等近海。
功能主治
主治风湿性关节痛及疥癣。海蛇肉和猪骨各适量,共煎服。
治支气管炎,咳嗽:干海蛇胆3~5分,用米酒磨烂加冰糖服。
补气血,壮筋骨:海蛇血生食或冲米酒食。
治火烫伤:海蛇油外涂伤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藕蔤
- 粃壳草
- 蒲棒
- 南山藤
- 狍茸
- 拟囊果芹
- 破碗掌脚树
- 马耳草
- 蛇葡萄根
- 爬山虎
- 扭子菜
- 瓶耳小草
- 破骨风
- 硼砂
- 胖儿草
- 蛇床子
- 蛇目菊
- 螃蟹七
- 螃蟹脚
- 马鞍藤
- 马骨节
- 马鬃参
- 麻花
- 拟进里香
- 蓬莪术
- 鲨鱼肝
- 皮袋香根
- 胖大海
- 麋茸
- 藨寄生
- 赛番红花
- 麻糖风
- 欧当归
- 瓶蕨
- 挪挪果
- 胖树根
- 牛儿藤
- 蒲黄滓
- 酸枣根皮
- 假通草树皮
- 麦饭石
- 鲨鱼翅
- 胖血藤
- 鳗鲡鱼膏
- 麋脂
- 南方红豆杉
- 泥胡菜
- 螃蟹甲
- 马鬃
- 马齿苋
- 南丹参
- 炮掌果
- 胖根藤
- 蒲黄
- 蛇退
- 青葙子
- 篦梳剑
- 尼泊尔鸢尾子
- 鳑魮鱼
- 菩萨鱼
- 马醉木
- 马钱子粉
- 酸模叶橐吾
- 皮袋香
- 蓬子菜
- 马肠薯蓣
- 南五味子叶
- 瓶尔小草
- 薇籽
- 莸
- 桔梗
- 虫牙药
- 天青地红
- 箭刀草
- 绿结鸡骨
- 鸊鷉
- 雷公藤
- 牛胆参
- 榕树果
- 鸡脑
- 野棕
- 草果
- 碎骨红
- 红毛叶马蹄香
- 田螺厣
- 碎密花
- 青药
- 昆明水金凤
- 紫花景天
- 向日葵茎髓
- 大金发藓
- 野芫荽
- 红背酸藤
- 干檀香
- 破头风
- 鱼鳔
- 滇瑞香
- 落葵
- 睡菜
- 小罗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