杉子
《*辞典》:杉子
拼音注音
Shān Zǐ
别名
杉果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杉科植物杉的种子。
功能主治
治疝气,遗精,白癜风,乳痈。
①《纲目》:"治疝气疼痛,一岁一粒,烧研,酒服。"
②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治白癜风。果研末,枝磨水,搽患处。"
③《重庆草药》:"研细兑酒服,治男子脱阳,疝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研末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遗精:杉果二两,猪瘦肉二两。水炖,服汤食肉。(《江西草药》)
②治乳痈:杉果五至七枚。水煎,冲甜酒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杉子
拼音注音
Shān Zǐ
别名
杉树子
出处
出自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杉科植物杉木 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unninghamia lanceolata(Lamb.)Hook.[Pinus lanceolata Lamb.]采收和储藏:7、8月间采摘球果,晒干后收集种子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,高达30m,胸围达2.5-3m。幼树树冠尖塔形,大树树冠圆锥形。树皮灰褐色,裂成长条片脱落。大枝平展,小枝近对生或轮生。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,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状,条状披针形,革质,微弯,坚硬,长2-6cm,边缘有细齿,上面中脉两侧有窄气孔带、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粉气孔带。雌雄同株;雄球花圆锥状,簇生枝顶;雌球花单生或2-4个集生枝顶,卵圆形,苞鳞与珠鳞结合而生,珠鳞先端3裂,腹面具3胚珠。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,长2.5-5m,径3-4cm,苞鳞三角状宽卵形,宿存。种子长卵形,扁平,长6-8mm,宽约5mm,暗褐色,两侧有窄翅。花期4月,球果10月下旬成熟。
生境分布
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。
形状
性状鉴别 种子扁平,长6-8mm,表面褐色,两侧有狭翅。种皮较硬,种仁含脂肪油丰富。气香,味微涩。
性味
辛;性微温
功能主治
理气散寒;止痛。主疝气疼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纲目》:治疝气疼痛,一岁一粒,烧研,酒服。2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白癜风。果研末,枝磨水,搽串处。3.《重庆草药》:研细兑酒服,治男子脱阳,疝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紫菀
- 红叶甘橿
- 河鲀鱼
- 洪连
- 红毛草
- 红白二丸
- 水朝阳草
- 石萝藤
- 石风丹
- 石豆瓣
- 石韦毛
- 合萌叶
- 含羞草
- 肾果小扁豆
- 旱柳叶
- 杭州荠薴
- 蓍草
- 青蒿露
- 石山花椒
- 石松子
- 山蛩虫
- 水玉簪
- 山麻杆
- 狐狸尾
- 红毛悬钩子
- 红水芋
- 桑椹子
- 山香
- 猴枣
- 桦革裥菌
- 山萝卜
- 红牛皮菜
- 杉蔓石松
- 柿霜
- 桑根
- 墨汁鬼伞
- 桑椹酒
- 山道年蒿
- 山铁树
- 水白蜡树皮
- 红寒药
- 海萝
- 水獭
- 树扁竹
- 红木香
- 山莴苣
- 海鹞鱼齿
- 杉寄生
- 山苦草
- 灰毛婆婆纳
- 海柳
- 山藿香
- 山蟹
- 山马兰
- 红头草
- 红毛毡
- 水冬瓜花
- 山茴芹
- 华山矾果
- 华风车子
- 砂仁
- 厚朴花
- 粟糖
- 华萝藦
- 石韦
- 火秧竻蕊
- 华风车子叶
- 华鹅耳枥
- 石黄连
- 合子草
- 壶卢秧
- 孩儿茶
- 绳藻
- 昏鸡头
- 苏头
- 核桃仁
- 蛇尾草
- 石楠叶
- 山螃蟹
- 水苦荬果实
- 红对节子
- 海菜
- 红接骨草
- 桑白皮
- 红梗草根
- 海南地不容
- 山荔枝果
- 山莨菪
- 水杨根
- 山黄麻叶
- 山黑柳
- 水牛尾
- 山黄豆藤
- 桫拉木
- 海蕴
- 山韭菜
- 槐花
- 桑椹
- 山苦菜
- 梭子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