杉子
《*辞典》:杉子
拼音注音
Shān Zǐ
别名
杉果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杉科植物杉的种子。
功能主治
治疝气,遗精,白癜风,乳痈。
①《纲目》:"治疝气疼痛,一岁一粒,烧研,酒服。"
②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治白癜风。果研末,枝磨水,搽患处。"
③《重庆草药》:"研细兑酒服,治男子脱阳,疝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研末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遗精:杉果二两,猪瘦肉二两。水炖,服汤食肉。(《江西草药》)
②治乳痈:杉果五至七枚。水煎,冲甜酒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杉子
拼音注音
Shān Zǐ
别名
杉树子
出处
出自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杉科植物杉木 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unninghamia lanceolata(Lamb.)Hook.[Pinus lanceolata Lamb.]采收和储藏:7、8月间采摘球果,晒干后收集种子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,高达30m,胸围达2.5-3m。幼树树冠尖塔形,大树树冠圆锥形。树皮灰褐色,裂成长条片脱落。大枝平展,小枝近对生或轮生。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,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状,条状披针形,革质,微弯,坚硬,长2-6cm,边缘有细齿,上面中脉两侧有窄气孔带、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粉气孔带。雌雄同株;雄球花圆锥状,簇生枝顶;雌球花单生或2-4个集生枝顶,卵圆形,苞鳞与珠鳞结合而生,珠鳞先端3裂,腹面具3胚珠。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,长2.5-5m,径3-4cm,苞鳞三角状宽卵形,宿存。种子长卵形,扁平,长6-8mm,宽约5mm,暗褐色,两侧有窄翅。花期4月,球果10月下旬成熟。
生境分布
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。
形状
性状鉴别 种子扁平,长6-8mm,表面褐色,两侧有狭翅。种皮较硬,种仁含脂肪油丰富。气香,味微涩。
性味
辛;性微温
功能主治
理气散寒;止痛。主疝气疼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纲目》:治疝气疼痛,一岁一粒,烧研,酒服。2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白癜风。果研末,枝磨水,搽串处。3.《重庆草药》:研细兑酒服,治男子脱阳,疝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芡实
- 光裸星虫
- 柿饼
- 雪下红
- 海参
- 大发散
- 红花苗
- 黄心果
- 羊脂
- 瓜螺
- 棠梨
- 水苏
- 倒爪草
- 桐油
- 羊洪膻
- 百蕊草
- 苦苣苔
- 光叶山黄麻
- 金沸草
- 土桂皮
- 银边吊兰
- 金橘核
- 霞天曲
- 鹤骨
- 牛尾参
- 杯苋根
- 大蓟
- 狗骨柴
- 牛角三七
- 北丝石竹
- 水蛭
- 青鱼胆
- 向天蜈蚣
- 美人蕉
- 光叶石楠
- 枇杷叶
- 核桃楸皮
- 勒马回
- 红穿破石
- 背花疮
- 牛奶树
- 扁蕾
- 向日葵花
- 小花鸢尾
- 海芋
- 紫筒草根
- 白鹤藤
- 荷叶金钱
- 四方草
- 蚌壳草根
- 菱茎
- 熊蕨根
- 海尼豆瓣绿
- 黄楝树
- 水木草
- 寄生藤
- 刺苞南蛇藤
- 白皮柯
- 水流豆
- 辣蓼
- 仙环小皮伞
- 草乌头
- 紫花地丁
- 毛花槭
- 狗肝
- 云南冻青叶
- 罂粟壳
- 衡州乌药
- 山檨叶泡花树
- 白叶藤
- 金毛七
- 麻布七
- 多穗石柯茎
- 大红花点地梅
- 黑汉条
- 蒟蒻薯
- 毛麝香
- 钮子瓜
- 金纽子
- 金腰箭
- 天仙藤
- 阳桃花
- 蜥蜴
- 锡生藤
- 橄榄仁
- 小酒饼花
- 蒲圻贝母
- 蒲州豉
- 狗心
- 大麦泡
- 白枪杆
- 蓝圆鲹
- 猫油
- 狼尾草根
- 紫草
- 臭柏
- 茅草箭
- 蜂蜡
- 大良姜
- 豌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