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田乌草
《*辞典》:红田乌草
拼音注音
Hónɡ Tián Wū Cǎo
别名
红节节草
出处
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苋科植物红莲子草的全草。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柔弱草本。茎红色,基部常匍匐,多分枝。叶具柄,对生,叶片矩圆状倒卵形至匙形,长2~4.5厘米,先端短尖或钝,绿色带红紫色。头状花序腋生,无柄,单生,卵状或近球形:微有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湿地或栽培。
性味
甘微酸,凉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消积逐瘀。
复方
①治吐血、咯血、下血及内伤出血:鲜红田乌草一两至一两半,捣烂绞汁调童便服。
②治五劳七伤:鲜红田乌草一两,炖猪瘦肉服。
③治跌打损伤:鲜红田乌草一两,捣烂绞汁冲酒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海螵蛸
- 海通
- 红敷地发
- 海康钩粉草
- 桦菌芝
- 红果楠
- 核桃青龙皮
- 核桃楸果
- 红根
- 红根草
- 海蛇
- 狐肠
- 红活麻
- 海州常山
- 红丝线
- 河豚目
- 海参
- 滑叶木通
- 禾虫
- 桦叶葡萄根皮
- 海木
- 海藻石
- 湖广草
- 红景天
- 海铁树
- 海鳗头
- 海鹞鱼
- 红厚壳
- 河乌
- 海人草
- 红牛毛刺
- 海红
- 海蓬子
- 大扁竹兰
- 水百合
- 海蝰
- 槐枝
- 红木耳
- 红毛草
- 狐头
- 红五加
- 海杧果
- 海红豆
- 海韭菜
- 火炮草果
- 旱柳
- 旱田草
- 红叶甘橿
- 红小麻
- 海南砂仁
- 红白二丸
- 红天葵
- 狐胆
- 瓠子子
- 红土子皮
- 河套大黄
- 红毛走马胎
- 红泽兰
- 山芙蓉
- 海蛤壳
- 海鳝
- 灰菜
- 盒果藤
- 禾叶风毛菊
- 红牛尾七
- 海龟
- 滑叶跌打
- 红叶藤
- 红梗草
- 海决明
- 海石鳖
- 海蟹壳
- 湖北楤木
- 旱水仙根
- 河豚
- 海州骨碎补
- 海牛
- 海狗肾
- 海芙蓉
- 火炭母草
- 红孩儿
- 灰毛婆婆纳
- 红头翁
- 海柳
- 红头草
- 红毛毡
- 海门冬
- 湖北地黄
- 红扁藤
- 海底柏
- 海柏
- 桦褶孔
- 河豚鱼肝油
- 红寒药
- 红木香
- 海萝
- 槐花
- 海蕴
- 海蟑螂
- 红花点地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