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核桃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核桃
拼音注音
Shān Hé Tɑo
别名
小核桃
来源
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.,以种仁、根皮、果皮入药。
生境分布
浙江、江西、贵州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种仁含脂肪油及挥发油。外果皮含鞣质。
功能主治
种仁润肺滋养,根皮及果皮治皮肤病。
腰痛:山核桃肉(种仁)微炒,黄酒送服。
脚癣:鲜根皮煎汤浸洗。
皮肤癣: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山核桃
拼音注音
Shān Hé Tɑo
别名
山蟹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山核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出处
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
来源
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根皮、外果皮、种仁。
原形态
落叶、乔木,高达30米,髓部实心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5~7,对生,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10~18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下面有橙黄色鳞片状毛茸;小叶柄极短或几无,花单性,雌雄同株,雄柔荑花序3条成一束,腋生,长10~15厘米;花下有1苞片和2小苞片,花被3~6裂,与苞片贴生,雄蕊3~10;雌花序穗状,直立,花序轴密生腺体,有花2~5朵;雌花有4裂的花被,和子房贴生。果实核果状,核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外果皮密生鳞状腺体。成熟时4瓣开裂,长2~2.5厘米。花期3~4月。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麓疏林中或山谷中。分布浙江、安徽、湖南、贵州等地。
功能主治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种仁:滋润补养;微炒;黄洒送服,治腰痛。鲜根皮煎汤浸洗,治脚痔(脚趾缝湿痒)。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治皮肤癣症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狗肝菜
- 狗肝
- 苏木蓝
- 黄龙藤叶
- 香石藤
- 刺石榴
- 蒲桃根皮
- 软皮树
- 牛心果
- 金果榄
- 赤楠蒲桃叶
- 瓜子藤
- 车桑仔根
- 贯众
- 鲫鱼胆
- 山香果
- 白花蛇目睛
- 矮脚苦蒿
- 蓝叶棵
- 岩椒
- 龟胆汁
- 凉三七
- 锡生藤
- 高粱泡叶
- 青海马尾连
- 多刺绿绒蒿
- 牛齿
- 回回豆
- 蝈蝈
- 鸡冠草
- 隔山香
- 甘肃棘豆
- 藏丁香
- 葛蕈
- 短柄南蛇藤茎叶
- 鸡排骨草
- 海石鳖
- 炮弹果
- 羊皮
- 黄葛树
- 七叶一枝花
- 西藏花椒种子
- 鸭
- 绵马贯众
- 狭叶山胡椒
- 鸡子
- 狼尾巴花
- 山鸢尾花
- 四棱通
- 裂叶堇菜
- 大头茶果
- 猪鬃刚
- 唐古特青兰
- 粗叶木叶
- 鹅喉管
- 山吴萸果
- 豆叶参
- 高良姜
- 苍耳
- 盘龙参
- 砧草
- 竻苋菜
- 鼻血雷
- 石榴皮
- 镰萼虾脊兰
- 鼻烟
- 鸡脚参
- 湖北楤木
- 五色梅花
- 百合子
- 五味子
- 鸡骨草
- 牛背鹭
- 肺形草
- 布荆
- 蚕砂
- 过塘蛇
- 大黑药
- 鳖肉
- 龙头节肢蕨
- 姜黄草
- 荡皮参
- 心叶虎耳草
- 鹿皮
- 韭叶芸香草
- 黑骨头
- 玳瑁肉
- 红皮
- 铁苋
- 桂花子
- 吊兰
- 苞蔷薇根
- 梵天花
- 短柄菝葜
- 斑楮头红
- 鸲鹆
- 獭肝
- 柱果木榄叶
- 红敷地发
- 革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