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核桃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核桃
拼音注音
Shān Hé Tɑo
别名
小核桃
来源
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.,以种仁、根皮、果皮入药。
生境分布
浙江、江西、贵州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种仁含脂肪油及挥发油。外果皮含鞣质。
功能主治
种仁润肺滋养,根皮及果皮治皮肤病。
腰痛:山核桃肉(种仁)微炒,黄酒送服。
脚癣:鲜根皮煎汤浸洗。
皮肤癣: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山核桃
拼音注音
Shān Hé Tɑo
别名
山蟹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山核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出处
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
来源
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根皮、外果皮、种仁。
原形态
落叶、乔木,高达30米,髓部实心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5~7,对生,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10~18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下面有橙黄色鳞片状毛茸;小叶柄极短或几无,花单性,雌雄同株,雄柔荑花序3条成一束,腋生,长10~15厘米;花下有1苞片和2小苞片,花被3~6裂,与苞片贴生,雄蕊3~10;雌花序穗状,直立,花序轴密生腺体,有花2~5朵;雌花有4裂的花被,和子房贴生。果实核果状,核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外果皮密生鳞状腺体。成熟时4瓣开裂,长2~2.5厘米。花期3~4月。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麓疏林中或山谷中。分布浙江、安徽、湖南、贵州等地。
功能主治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种仁:滋润补养;微炒;黄洒送服,治腰痛。鲜根皮煎汤浸洗,治脚痔(脚趾缝湿痒)。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治皮肤癣症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伸筋草
- 狗狗秧
- 疬子草
- 野兔脑
- 透明草
- 鲨鱼胎
- 三角风
- 麝香
- 红牛皮菜
- 绿萼梅
- 蛇退步
- 酸模
- 蛇头草
- 鼠脂
- 山枝仁
- 酸浆菜
- 山稔根
- 鲨鱼心
- 蛇蜕
- 沙蓬
- 三叶鬼针草
- 益母草
- 沙茴香
- 珊瑚冬青
- 酸浆根
- 酸猴儿
- 青竹标
- 蜀葵
- 深山酢浆草
- 山柏
- 丝带蕨
- 东北红豆杉
- 薄叶卷柏
- 大马蓼
- 南天竹梗
- 蛇果黄堇
- 露蜂房
- 鼠李根
- 山槟榔
- 酸浆
- 四大天王
- 酸模叶
- 土连翘
- 黍茎
- 水藁本
- 鲥鱼
- 疏松卷柏
- 铜罗汉
- 跌打草
- 八节毛
- 走游草
- 百灵草
- 砖子苗
- 丝瓜花
- 大脚菇
- 紫雪花
- 大块瓦
- 鲥鱼鳞
- 云实
- 锯锯藤
- 鸭肪
- 奶汁树
- 水接骨丹
- 鼠李皮
- 綟木
- 桧叶
- 麻黄根
- 金光菊
- 午时花
- 柏树油
- 八仙草
- 黄断肠草
- 扶桑花
- 地瓜藤
- 蚌壳草
- 粉绿藤
- 地精草
- 玳瑁肉
- 小通草叶
- 茱苓草
- 紫荆丫
- 八角莲叶
- 白马阴茎
- 蜂糖罐
- 白背叶根
- 灯台莲
- 驴阴茎
- 钓杆柴
- 柏树果
- 鳗鲡
- 野菱根
- 草苁蓉
- 烂茶叶
- 钩栲
- 广香藤
- 小九节铃
- 盐肤木
- 串铃草
- 小梾木
- 楤木白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