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角风
《*辞典》:三角风
拼音注音
Sān Jiǎo Fēnɡ
别名
爬山虎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异叶地锦、小叶红藤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吊岩风、三皮风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爬山虎的根或茎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秃净藤本,借短而分枝的吸盘状卷须攀附于石上或树木上。叶形多种,在幼枝上的为单叶,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,宽2~4厘米,有锯齿;在老枝或花枝上的具长柄,为指状3小叶,小叶具极短的柄,近革质,侧生的基部极偏斜,卵形至阔披针状卵形,长5~10厘米,先端渐尖,边缘有尖锐或不规则的锯齿,两面均秃净。聚伞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,具柄,为伞房花序式排列,短于叶,多次2~3歧分枝;花长约3毫米,5数,有时4数;子房卵形,上部收缩而成一短的花柱。浆果熟时黑色,直径约6毫米,被白粉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。我国南部均有分布。
性味
苦,温。
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苦涩,无毒。"
②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甘微涩,温。"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通络,止血,解毒。治风湿痹痛,偏头痛,风湿疮毒,骨折。
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祛风,解毒,接骨。"
②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疖毒,创伤。"
③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祛风湿,通经络,止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,煎水洗或磨汁涂。
复方
①治风湿性关节炎:异叶地锦藤茎或根一两,石吊兰一两。炖猪脚爪连服三至四次。
②治偏头痛:异叶地锦根一两,防风三钱,川芎二钱。水煎服,连服三至四剂。
③治便血:异叶地锦藤茎、黄酒各一斤,加适量水煎,一天服四次,分两天服完。
④治带状疱疹,异叶地锦根磨汁外涂。(①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⑤接骨:三角风根、倒触伞根(即白泡刺根)、白蜡树根皮各一把。拌苦酒糟,捣绒,炒热外包,酌情换药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⑥治风湿疮毒:三角风根五钱,野花椒四钱,石菖蒲四钱,老陈艾三钱,枫香果四钱,金银花藤四钱。熬浓汁,洗全身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⑦治疖毒、创伤:三角风根皮加苦参、野桑根等捣烂,拌和酒糟或黄酒,做成饼状,烘热敷患处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刚藤头
- 太白三七
- 榼藤
- 杨树花
- 飞天蠄蟧
- 苦楝花
- 蜈蚣
- 粟米
- 粟芽
- 野山楂
- 野马蹄草
- 八角枫花
- 瓜蒂
- 向日葵花盘
- 落地生根
- 芙蓉叶
- 山枇杷
- 细芦子藤
- 盾翅藤
- 山桃树皮
- 山绿茶
- 大三叶升麻
- 南方荚蒾
- 假辣蓼
- 龙齿
- 菱叶山蚂蝗
- 野芝麻根
- 泡桐叶
- 丁香枝
- 雨蛙
- 聚藻
- 金星草
- 直杆蓝桉叶
- 石吊兰
- 凉山虫草
- 斯里兰卡肉桂
- 滚山虫
- 竻苋菜
- 细叶香桂
- 刺黄柏茎叶
- 变蛋
- 南瓜根
- 黄背草根
- 黄花补血草
- 无风自动草
- 栎叶槲蕨
- 索骨丹
- 老牛揣
- 红果参
- 粉团花
- 将军树
- 衡州乌药
- 杨梅根
- 栀子花根
- 一枝蒿
- 佛肚花
- 咸酸蔃
- 四川苦丁茶
- 假蓝靛
- 石风丹
- 藤槐
- 翼核果
- 糯稻根
- 圆叶母草
- 拔毒散
- 藜茎
- 硬皮马勃
- 金腰燕
- 姬蕨
- 金剪刀草
- 榔榆茎叶
- 榔榆叶
- 海鳗卵
- 玉蜀黍根
- 栀子花
- 水龙胆草根
- 浙皖粗筒苣苔
- 栗子
- 桑枝
- 小扁草
- 柳叶亚菊蒿
- 三叶青
- 莲生桂子草根
- 卤碱
- 漏斗瓶蕨
- 刺南蛇藤
- 家独行菜
- 飞蛾树
- 椴叶独活
- 栾华
- 单花芥
- 仙掌子
- 细叶鼠曲草
- 紫苏子
- 柳白皮
- 菜头肾
- 苍山橐吾
- 野鸦椿根
- 三叶排草
- 麻腐